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河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文人画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审美观念随着不同时代的哲学思想、文化思潮、审美理想而不断变化,也随着不同阶段文人画家的生活实践、审美实践、艺术实践而不断丰富。北宋“书画同源”观念的兴起,将作为书法品评标准之一的“书卷气”引入文人画的审美观念之中,使得文人画面貌焕然一新。

    书卷气所呈现的是书写者日积月累的文化学养与审美追求,是其人格精神的视觉折射。由于文人画家对自身审美修养和人文品格极为看重,因此强调通过绘画作品呈现个人人格理想和审美追求,将画的雅俗作为品评标准之首要,甚至直接将画的雅俗问题归结于读书的多少,认为胸中学问既深,画境自然超乎凡众,反之则笔墨格法流俗尽显。就如清代汪之元所说:“雅者有书卷气,纵不得法,不失于雅,所谓文人之笔也。”董其昌甚至说:“不读书,不足与之言画。”可见,文人画家是以文为画的依托,从文化思想观念的高度来谈画论艺的,他们力求的是一种人文智慧,而不是绘画的实用与功利。

    文人画家颇为重视自身的文化素养,他们尤其会把文学素养看作作画的内在支撑。明末清初画家龚贤认为:“读书养气是画范家之急事。”文人画家将读书看作创作绘画的先决条件,甚至是决定因素,而不是绘画通常意义上的形、色、质、美。职业画家和宫廷画家有着系统的专业训练,他们以此为生,苛求作品能够被广泛的人群接受,从而获得生存空间。相反,文人画家却并非以此为立身之本,绘画只是他们业余清谈智慧的一种方式,他们试图通过绘画表达个人精神品格和人生薪向。这就是梅、兰、竹、菊、莲、松、石等意象成为文人画家笔下喜爱和擅长题材的原因所在。

    中国传统文人将绘画的书卷之气如此看重,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书画同源”观念的兴起,由于文人画与书法有着完全相同的工具媒介,文人画强调“骨法用笔”“以书入画”,书法成为绘画的必备功底,其审美元素必然潜移默化地注入文人画之中。清人董桨在《养素居画学钩深》中说:“书成而学画,则变其体不易其法。”董氏认为,书法品格高了,植入绘画的形式,就可以画出不错的画,二者的方法是相融通的。二是文人画讲求诗、书、画、印的融合统一,画面中出现的诗词题跋,必然要与主体绘画气息相互贯通。这样一来,书法的书卷气必然成为文人画的重要品评标准,为文人绘画注入了新的独特的审美元素。三是手卷样式是文人画重要的布局形式,手卷画的观看方式讲求“景随步移”,也就是画卷是一点一点打开欣赏的,一边慢慢展开,一边慢慢卷起,观者始终看到的是画面的局部,而非全貌。这样一来,画面的局部气韵与整体意境同样重要,若无书卷气支撑则无足观之处,诚如清代画家查礼在《画梅题记》中说:“凡作画须有书卷气方佳。文人作画,虽非专家,而一种高雅超逸之韵流露于纸上者,书之气味也。”

    从文人画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其书卷气审美观念的确立,不仅拓展了文人绘画的审美视域与品评范畴,也从技法层面提升了文人画的表现手法,将“书画同体”的至理发挥到了极致,增强了中国传统艺术之间审美实践、审美经验的融通互鉴。

    (摘编自贾峰《文人画的书卷气》)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将作为书法品评标准之一的“书卷气”引人文人画的审美观念之中,始自于北宋时期。 B . 文人画家通过绘画表现人格理想和审美追求,所以对自身审美修养和人文品格极为看重。 C . 职业画家和宫廷画家有着系统的专业训练,以绘画为生,文人画家却并非以绘画为立身之本。 D . 文人画强调“以书入画”,书法成为绘画的必备功底,书法审美元素必然注入文人画之中。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先概括介绍了中国文人画审美观念发展变化的总特点,进而引出了文章的论题。 B . 文章主体部分,依次论述了书卷气的呈现、看重书卷气的原因和书卷气审美观念确立的影响。 C . 文章引用龚贤的话,有力地证明了文人画家试图通过绘画表达个人精神品格和人生薪向。 D . 文章尾段从文人画发展史的角度,强调了书卷气审美观念对文人绘画的审美视域等方面的作用。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文人画的审美观念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因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和丰富。 B . 文人画家将画的雅俗问题作为品评的首要标准,他们认为越重视精读,画作就会越高雅。 C . 文人画家擅长画梅、兰、竹、菊、莲、松、石的原因之一是这些题材可参考借鉴的名作最多。 D . 观看手卷画的方式讲求“景随步移”,也就是随着画卷一点一点打开,观者可尽览画卷全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