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上·青羊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三十多年前的一道考题,冥冥之中决定了朱有勇为农业科学奋斗的一生。1982 年,朱有勇参加研究生面试。后来成为他导师的段永嘉问道:“追溯世界农业历史,依靠化学农药控制病虫害不足百年,在几千年传统农业生产中,人们靠什么控制病虫害?”这一问把他问懵了。那个年代,农作物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容易发生病虫害,致使农药用量大幅增加,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粮食生产构成潜在危险, 水稻稻癌病即为典型。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

    1986 年,朱有勇在云南省石屏县田间考察,偶然发现当地农民用杂交稻和糯稻间种,稻田很少发生稻癌病。难道稻癌病发病率跟水稻品种的多样性有关?循着这个思路,他开始了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害的研究。此后 10 多年,他边研究控病机理,边进行了近千次试验,最终确证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新途径。2000 年,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 引起全球关注。朱有勇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推广 6000 多万亩,并获得联合国

    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虫害”技术在国内外应用 3 亿多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两项技术都创造了显著效益,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有勇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他选择投身新战场——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2015 年贫困发生率仍然高达 41%。这一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澜沧县。谁来牵头挑起重担呢?时年 60 岁的朱有勇主动请缨:“我年轻,我来干!”说干就干,朱有勇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了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组,带领团队一竿子插到底,在这个寨子扎下根,一待就是五年。

    倡导种冬季土豆,农民刚开始不积极,他跟村组干部搞起了示范种植;考察三七基地的路上,车子陷进了泥坑,他第一个下去推车,任凭泥巴溅了一身;寻找水源时,他拄着拐杖穿行在雨后湿滑的山坡,一路上跌了三跤……驻村扶贫,迷彩服就是朱有勇的“作战服”。他要求参加院士指导班的学员都要穿上迷彩服,因为这样可以一扫长期贫困滋生的萎靡气息,激发起奋斗的姿态来。种出 5 斤重的“神奇土豆”, 种出药企抢着买的“有机三七”,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把“冬闲田”变“致富田”,老百姓的评价,就是朱有勇脱贫战线上的口碑。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个旧市一个农村家庭。他经历过艰难困苦的年代,对贫穷和饥饿的记忆刻骨铭心。“农民种地很辛苦,但再怎么拼命干活,种的粮食仍吃不饱。”“让农民过好一点,就是我的初心,是童年最早的理想。”朱有勇说。

    恢复高考第一年,朱有勇考上云南农业大学。读大学期间,他成绩优异,名列班级第一。毕业前夕, 朱有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党组织派人与他谈话,他表示:“我愿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生,毕业后绝对服从组织分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句承诺,映照了一名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的一生。留学澳洲时,他本来有机会留在悉尼,“一天的工资可能相当于国内一个月”,但他毅然回到祖国,立志“科研报国”。

    2011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把云南农业大学奖励的 200 万元悉数捐出,在学校成立“有勇奖学基金会”;2015 年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他又将 200 万元奖金捐赠给了基金会。

    把论文写在大地,把农民装在心里。朱有勇说:“看到科研成果在千万户农民家里开花结果,比拿多高的奖金、发表多重要的文章都更高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我的本分;作为一个科技扶贫代表,我不是一个人在努力,是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都在努力。”2019 年 12 月被评为“时代楷模”的朱有勇曾说:“全国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把他们的科技成果应用到了千万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他们才是千万个‘时代楷模’。”

    (摘编自《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我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相关链接:

    ①朱有勇在全国首创中国工程院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院士专家直接为农户授课,以“课堂在田间、考试看收成”的全新教学模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理论、教生产,手把手地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种植,直至学懂学会。到目前为止,院士专家已培养了 840 名乡土人才,这些学员回乡以后为脱贫致富发挥了带头作用,变成一颗颗脱贫致富的“种子”洒递澜沧大地,形成脱贫攻坚的“星火燎原”之势。

    (中宣部评选“最美奋斗者”朱有勇事迹材料)

    ②在澜沧开始推广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时,扶贫团队里起初有两种声音,有人认为研究林下三七花了 10 多年时间不容易,应该技术保密,通过技术转让盈利。但朱有勇坚持免费给老百姓使用技术,他说:“不能我们发财了,老百姓用不上。”

    (《光明日报》 《朱有勇:用知识改变农民命运》)

    1.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朱有勇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使让科学家感到棘手的水稻稻癌病得到有效控制,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B . 朱有勇的研究成果有极强的实用价值,“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推广 6000 多万亩, 效益显著。 C . 留学澳洲时,朱有勇本来有机会留在悉尼,并且享受优渥的工资待遇,但他毅然回国,为祖国发展作贡献。 D . 林下种三七是一项有科技含量的技术,但朱有勇坚持让老百姓免费使用,这一技术让冬闲田变成了致富田。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研究生面试时,导师的问题是当时农业科学面对的一个难题,后来的一次田间考察给了朱有勇解决问题的灵感。 B . 朱有勇经历过艰难困苦的年代,对贫穷和饥饿的记忆刻骨铭心,因此在大学毕业后他就立下帮助农民的理想。 C . 在院士指导班学成的近九百名学员,将先进的理论、技术带回家乡,成为一个个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骨干力量。 D . 被评为“时代楷模”的朱有勇将科技成果惠及百姓,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他是全国千万个科技工作者的代表。
    3. (3) 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朱有勇院士有哪些突出品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