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北京月考) 阅读下面这组唱和诗,回答问题。
    种菜                       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苏辙                                          苏轼

    久种春蔬早不生,园中汲水乱瓶罂。     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虀倒旧罂。

    菘葵经火未出土,僮仆何朝饱食羹。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强有人功趋节令,怅无甘雨困耘耕。     园无雨润何须叹,身与时违合退耕。

    家居闲暇厌长日,欲看年华上菜茎。     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

    1. (1)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辙诗中没有一个“旱”字,但句句牵动着旱情,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B . 苏轼诗题目中“次韵”既点明这首诗是和苏辙诗所作,又指出了押韵特点。 C . 苏辙诗中“乱”写出了汲水的忙乱,苏轼诗中“倒”写出了腌菜食尽的困窘。 D . 苏辙诗沉郁顿挫,格调比肩“诗圣”,苏轼诗闲散冲淡,气韵神似“诗仙”。
    2. (2) “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中用“秋色”喻指年华。下列诗句中的“秋色”有这种含义的一项是(    )
      A .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杜牧《长安秋望》) B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 C .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张孝祥《西江月》) D . 秋色频于客鬓加,归期犹自叹无涯。      (罗公升《发湖州》)
    3. (3) 唱和诗中,“和诗”的内容和情感既要与原诗有联系,又要有新的阐发。这一特点在苏轼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两首诗进行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