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九上·唐河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因为儿子在前线

    ①李叔叔是城里医院的一名医生。他的爸爸是养鸡场的一个工人,村里人都叫他老李头。

    ②这个新年由于疫情的暴发,老李一家都没能团聚。

    ③李叔叔在疫情暴发伊始,就主动请缨,加入了援鄂医疗的队伍,跟老李头匆匆通了电话,就急急忙忙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去往了前线。

    ④老李头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每当昏昏沉沉进入睡眠的时候,耳畔儿子的声音,就缥缈却又坚定地在脑中响起:“国家需要我,我必然是要到那地方去的。”

    ⑤这是儿子去往前线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⑥后来疫情就全面暴发了,村子与村子之间竖起了高高的夹板,这边的人走不过去,那头的人也进不来。以前坐在门前唠嗑的人,被纷纷通知回到自己的家里,没有必要的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出门、出村的。村里的大喇叭平时都放些音乐,如今却是一遍遍放着村主任的讲话:“特殊时期大家都不要乱走!都好好待在家里。你去别人家里,别人也不欢迎你。你说你去了干啥,尽给自己添

    ⑦村子如今只有一个出口了。虽没有精致的保安亭,但村委还是尽其所能搭了个小帐篷,两张小桌子往那一放,好歹也是设备齐全的模样。老李头家里已经实在揭不开锅了,决心今天出村,去小卖部买点米。前几天跟儿子通话,老李头知道要戴口罩少出门尽量不与人接触。儿子在电话里嘱咐了一大堆,老李头一字不落,全记在家里的日历上,一出门就能看到。自从儿子上了前线,不是天天能通电话,所以老李头听得格外仔细,生怕漏掉了什么。

    ⑧远远的,老李头就看到志愿者红色的三角袖章,阳光下,红得像一团火。

    ⑨渐渐走近,老李头清楚看见那志愿者们全副武装,进村的人可都一个不落测了体温,消杀现场,隔离观察点,拿着的大喇叭不停宣讲防控知识……老李头看新闻的时候,听到主持人这样说的,他们的努力,筑起了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铜墙铁壁,为彻底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

    ⑩因为儿子也在前线,所以这些话,老李头记得格外清楚。老李头觉得自己的儿子也是“最美逆行者”,连着好久都睡得自豪而踏实。那时人们和疫情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死亡率,感染率,都在不断上升。

    ⑪老李头开始担心害怕,儿子已经五天没打来电话了。新闻上的数字触目惊心,医护人员的感染数字也在不断攀升,老李头活了大半辈子,除了那年非典,就没经历过这样的事。

    ⑫村里唯一进出口的关卡也查得越发严格,志愿者给每家每户都发了出入令和通行证,严防感染。这天,老李头很早就起床了,在厨房坐了好一会,七点就戴上口罩出门了。

    ⑬家里的空调坏了好久了,还没有等到儿子回来修。老李头的老伴儿起来的时候,同往常一样哆嗦了一下,才适应了外头渗入的丝丝寒意。她径直来到厨房。厨房还是留着点余温,锅里的水还冒着热气,桌上是李家每天都要吃的鸡蛋。老伴儿在厨房坐了一会,很快就暖和起来了。老李头还是不见踪影。临近八点,老李头拿着个空锅回来了。没等老伴儿问,老李头就主动说了:“我们儿子在前线,都不容易啊,我上次出门看到坐在门口的志愿者,跟咱儿子年纪差不多大,往那一坐就是一天,也同样辛苦……”

    ⑭老李头放下空锅,声音却不知怎么的颤抖起来:“咱们儿子都很久没打电话了,也不知道那儿情况怎么样了。今天早上,我给那隔离点的志愿者们送去了一锅热的煮鸡蛋。就希望咱对其他孩子好一些,别人也能对咱家孩子好一些……”

    ⑮老伴儿蹲下来,捂住了眼睛。

    ⑯疫情一天天好转了,治愈率不断上升,援助其他地区的医疗队一批一批地凯旋。村口的关卡一点一点拆除,外面的路又重新与村子连接起来。空气也是,蓝天也是。天气也一天天回暖,春天就要来了。

    ⑰那天老李头像往常一样早起,坐在餐桌前剥着鸡蛋,边剥边和老伴儿说,“这批鸡蛋是新鸡蛋,虽然比老鸡蛋要小,但是口感绝对不差……”老李头没有听到老伴儿的回应,只是听到了她的一声哽咽。

    ⑱老李头朝着门的方向转身,听到一道熟悉的声线:“爸……”

    ⑲老李头的眼眶,一下子就湿了。

    (作者:陈薛如意。有删改)

    1. (1) 阅读《因为儿子在前线》全文,从老李头的角度,填写下表。

      情节

      心理/表现

      疫情爆发伊始,儿子就前去武汉支援抗议

      ①   

      ②   

      睡得自豪而踏实

      疫情形势严峻,儿子已经五天没打来电话了

      ③   

      给隔离点的志愿者送去煮鸡蛋,希望别人也能对自己的孩子好一些

      声音颤抖

      ④   

      湿了眼眶

    2. (2) 文章第④段写道“耳畔儿子的声音,就缥缈却又坚定地在脑中响起”,既“缥缈”又“坚定”,这样的表述是否矛盾?请结合全文阐述你的理解。
    3. (3)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⑯段画线的句子“天气也一天天回暖,春天就要来了”的理解。
    4. (4) 学习完本文,同学们对本文的主人公产生了不同看法,有同学认为本文主人是以李叔叔为代表的抗疫者,有同学认为主人公是以老李头为代表的抗疫者家属,有同学认为二者皆是主人公。你认同哪种观点?请阐述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