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儿子在前线
①李叔叔是城里医院的一名医生。他的爸爸是养鸡场的一个工人,村里人都叫他老李头。
②这个新年由于疫情的暴发,老李一家都没能团聚。
③李叔叔在疫情暴发伊始,就主动请缨,加入了援鄂医疗的队伍,跟老李头匆匆通了电话,就急急忙忙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去往了前线。
④老李头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每当昏昏沉沉进入睡眠的时候,耳畔儿子的声音,就缥缈却又坚定地在脑中响起:“国家需要我,我必然是要到那地方去的。”
⑤这是儿子去往前线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⑥后来疫情就全面暴发了,村子与村子之间竖起了高高的夹板,这边的人走不过去,那头的人也进不来。以前坐在门前唠嗑的人,被纷纷通知回到自己的家里,没有必要的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出门、出村的。村里的大喇叭平时都放些音乐,如今却是一遍遍放着村主任的讲话:“特殊时期大家都不要乱走!都好好待在家里。你去别人家里,别人也不欢迎你。你说你去了干啥,尽给自己添
⑦村子如今只有一个出口了。虽没有精致的保安亭,但村委还是尽其所能搭了个小帐篷,两张小桌子往那一放,好歹也是设备齐全的模样。老李头家里已经实在揭不开锅了,决心今天出村,去小卖部买点米。前几天跟儿子通话,老李头知道要戴口罩少出门尽量不与人接触。儿子在电话里嘱咐了一大堆,老李头一字不落,全记在家里的日历上,一出门就能看到。自从儿子上了前线,不是天天能通电话,所以老李头听得格外仔细,生怕漏掉了什么。
⑧远远的,老李头就看到志愿者红色的三角袖章,阳光下,红得像一团火。
⑨渐渐走近,老李头清楚看见那志愿者们全副武装,进村的人可都一个不落测了体温,消杀现场,隔离观察点,拿着的大喇叭不停宣讲防控知识……老李头看新闻的时候,听到主持人这样说的,他们的努力,筑起了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铜墙铁壁,为彻底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
⑩因为儿子也在前线,所以这些话,老李头记得格外清楚。老李头觉得自己的儿子也是“最美逆行者”,连着好久都睡得自豪而踏实。那时人们和疫情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死亡率,感染率,都在不断上升。
⑪老李头开始担心害怕,儿子已经五天没打来电话了。新闻上的数字触目惊心,医护人员的感染数字也在不断攀升,老李头活了大半辈子,除了那年非典,就没经历过这样的事。
⑫村里唯一进出口的关卡也查得越发严格,志愿者给每家每户都发了出入令和通行证,严防感染。这天,老李头很早就起床了,在厨房坐了好一会,七点就戴上口罩出门了。
⑬家里的空调坏了好久了,还没有等到儿子回来修。老李头的老伴儿起来的时候,同往常一样哆嗦了一下,才适应了外头渗入的丝丝寒意。她径直来到厨房。厨房还是留着点余温,锅里的水还冒着热气,桌上是李家每天都要吃的鸡蛋。老伴儿在厨房坐了一会,很快就暖和起来了。老李头还是不见踪影。临近八点,老李头拿着个空锅回来了。没等老伴儿问,老李头就主动说了:“我们儿子在前线,都不容易啊,我上次出门看到坐在门口的志愿者,跟咱儿子年纪差不多大,往那一坐就是一天,也同样辛苦……”
⑭老李头放下空锅,声音却不知怎么的颤抖起来:“咱们儿子都很久没打电话了,也不知道那儿情况怎么样了。今天早上,我给那隔离点的志愿者们送去了一锅热的煮鸡蛋。就希望咱对其他孩子好一些,别人也能对咱家孩子好一些……”
⑮老伴儿蹲下来,捂住了眼睛。
⑯疫情一天天好转了,治愈率不断上升,援助其他地区的医疗队一批一批地凯旋。村口的关卡一点一点拆除,外面的路又重新与村子连接起来。空气也是,蓝天也是。天气也一天天回暖,春天就要来了。
⑰那天老李头像往常一样早起,坐在餐桌前剥着鸡蛋,边剥边和老伴儿说,“这批鸡蛋是新鸡蛋,虽然比老鸡蛋要小,但是口感绝对不差……”老李头没有听到老伴儿的回应,只是听到了她的一声哽咽。
⑱老李头朝着门的方向转身,听到一道熟悉的声线:“爸……”
⑲老李头的眼眶,一下子就湿了。
(作者:陈薛如意。有删改)
情节 |
心理/表现 |
疫情爆发伊始,儿子就前去武汉支援抗议 |
① |
② |
睡得自豪而踏实 |
疫情形势严峻,儿子已经五天没打来电话了 |
③ |
给隔离点的志愿者送去煮鸡蛋,希望别人也能对自己的孩子好一些 |
声音颤抖 |
④ |
湿了眼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