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中国大多数工厂的情况一样,桂林丝厂的工人看来并不是干劲十足的。就业保障、退休金保证以及其他一些好处促使中学毕业生拼命挤进工厂去工作。因此,许多人都挤进了本来就已经过多的工人行列。生产线上工人过多使工人长时间地闲着。当我走进一个车间的时候,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一名女工聊天,没有一个女工说得清楚她们的生产定额是多少。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材料二:事实上,华为是四十年企业史上最成功的民营企业。在2012年,华为取代爱立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设备生产者。2014年,华为的国际专利申请件数超过多年盘踞第一的美国高通,跃居全球公司之首。在2017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中,华为以785.1亿美元营业收入名列中国民营公司第一名,全球第83名。

    ——吴晓波《任正非的“怀疑型人格”》

    材料三:“缺芯少魂”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兴公司、华为公司接连遭遇美国芯片“断供”事件把这一难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引起全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芯”突围要发挥综合优势—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载《人民日报(海外版)》

    1. (1) 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改革开放前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何出现如此困境。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为能脱颖而出、创造奇迹的原因有哪些。
    3. (3) 材料三的芯片事件说明什么?综上探究,你对推动中国企业进一步发展有何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