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九上·东台月考) 古诗文阅读

    【甲】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乙】

    钓鱼

    宋·林昉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分别坐在石头两旁。)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甲曰:“吾方下钓时,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 , 奚其获!”

    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敢记。

    1. (1)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①二钓鱼

      汉字的来源和演变:①甲骨文:“叟”字像一只手举着火把在屋内寻找东西;②假借为“傁”,老的男人(《说文解字》)。

      ②且

      查阅词典法:①轻视②容易③交换④改变(《古代汉语词典》)

      ③但知有我

      课内迁移法: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④乙其教

      参考成语法:法炮制

    2. (2) 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子 意 乎 鱼 目 乎 鱼 神 变 则 鱼 逝 矣

    3. (3) 翻译句子。

      ①乙竟日亡所获也。

      ②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4. (4) 对于【甲】诗,唐汝询《唐诗解》说:“全篇皆从‘不系船’翻出,语极浅,兴味自佳。”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谈谈你对垂钓者“不系船”这个细小举动的解读。
    5. (5) 结合【甲】【乙】两篇古诗文,说说“垂钓”蕴含着怎样的情趣和兴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