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韩傀相韩,严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韩傀以之叱之于朝,严遂拔剑趋之,以救解。于是严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韩傀者

    至齐,齐人或言:“轵深井里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遂阴交于聂政,以意厚之。聂政问曰:“子欲安用我乎?”严遂曰:“吾得为役之日浅,事今薄,奚敢有请?”于是严遂乃具酒觞聂政母前。仲子奉黄金百镒 , 前为聂政母寿。聂政惊,愈怪其厚,固谢严仲子。仲子固进,而聂政谢曰:“臣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养亲。亲供养备,义不敢当仲子之赐。”

    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语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闻足下义甚高故真进百金者特以为夫人粗粝之费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邪”聂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严仲子固让 , 聂政竟不肯受。然仲子卒备宾主之礼而去。

    久之,聂政母死,既葬,除服。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亲不幸,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严仲子具告,政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

    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烈侯,聂政刺之,兼中烈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韩取聂政尸于市,县购之千金。久之莫知谁子。

    政姊闻之,曰“弟至贤,不可爱妾之躯,灭吾弟之名,非弟意也。”乃之韩。抱尸而哭之曰:“此吾弟轵深井里聂政也。”亦自杀于尸下。

    (节选自《战国策·韩策二》)

    [注]①仲子:即严遂。严遂,字仲子。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闻/足下义甚高/故直进百金者/特以为夫人粗粝之/费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邪/ B . 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闻/足下义甚高故/直进百金者/特以为夫人粗粝之费/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邪/ C . 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闻足下义甚高故/直进百金者/特以为夫人粗粝之/费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邪/ D . 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闻足下义甚高/故直进百金者/特以为夫人粗粝之费/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邪/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百镒,极言货币之多。镒,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 B . 市井,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也指城市城镇,街坊民居,或商贾。 C . “固让”的“固”指坚持,与《六国论》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固”相同。 D . 左右,文中指韩王身边的侍从和近臣。现在多用做方位词,指左和右两方面。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国国相韩傀与国君器重的大臣严遂相互忌恨,严遂直言不讳地指出韩傀的过失,被韩傀怒斥,严遂气得拔剑要刺韩傀,因被人阻止而化解。 B . 严遂来到齐国,有人向他推荐聂政,严遂就暗中与聂政交往,以深情厚谊对待他,还为聂政的母亲备办酒席,又拿出百镒黄金为聂政母亲祝寿。 C . 母亲去世后,聂政到濮阳找到严遂,问清他的仇人,就独自赶往韩国。恰逢韩国举行盛会,韩王和韩傀都在那里,聂政将这两个仇人都杀死了。 D . 替严遂报完仇,为了不暴露身份,聂政自毁面目后才剖腹自杀,让人无从辨认。可他的姐姐听说后却赶往韩国为弟弟扬名并在聂政身边自杀。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是严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韩傀者。

      ②弟至贤,不可爱妾之躯,灭吾弟之名,非弟意也。

    5. (5) 严遂“奉黄金百镒”请求聂政为他报仇,聂政拒绝了;后来聂政为什么主动请求为严遂报仇?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