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长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意见)。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负担,其根本目的是要让教育回归本源,使学生享受到真正有质量的教育,让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教育部教育督导局一级巡视员胡延品介绍,加强“双减”督导,是推动“双减”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的重要举措,下一阶段,将层层压实督导责任,推动“双减”政策全面落地。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过重的作业负担,关键在学校。学校应提高认识,主动作为,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做好落实“双减”的“加”“减”法。

    减轻作业负担,学校应立刻行动。一是根据相关作业管理的文件精神和具体指导意见,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作业管理机制;二是切实减掉那些低质量、低效率、惩罚性、机械重复的作业;三是减轻学生对作业的恐惧心理,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作业的设计、布置,如分层布置、分类别布置,再如设计体验型作业、调研型作业、探究型作业等。

    教研部门既要准确把握“双减”的要义,更要深入一线调查,在落实“双减”的决策部署上,提供准确的信息,提出有独到见解、有推广价值、有实操性的实施建议。重点研究“减什么”,多角度探索“怎样减”,要在学校管理、教师教学上提质增效,由此,才可能以落实“双减”为契机,加大义务教育学校综合治理力度,从而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

    调查数据显示,进入“双减”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的秋季学期,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小学和初中生为21. 7%,比春季学期的参与率下降了26.4 个百分点。这一部分学生平均每周用时5.4小时,人均学期支出7326元。与上学期相比,平均每周用时增加了1.4 小时,而人均学期支出减少了15元,这说明“双减”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不仅显著减少了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学生的数量,同时也降低了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收费,减轻了家长负担。

    秋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比率为38.9%,与上学期相比下降了10.9个百分点。这一部分参加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学生平均每周用时3.8小时,比上学期少0.1小时;人均学期支出5600元,比上学期减少了728 元。在时间和支出上与上学期相比都有所下降,但支出下降的比率更大。再一次体现出“双减”工作的落实不仅降低了校外培训的参与率,同时也推动了校外培训收费水平的下降。

     (摘编自光明网《全国各地落实“双减”成效如何?看数据怎么说》)

    材料三:

    持续推动“双减”落地,让教育回归本真,我们要处理好几对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学习负担与质量提升的关系。学习从来不是一件没有任何负担的事情,减负不是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不能搞“一刀切”减负。学习意义感和价值的丧失是造成学习负担的重要方面。试想,一个不知道学习为何,或者认为学习只是为升学准备的孩子,即使减少作业数量、降低难度、缩短时间,依然无法实现个人意义上的减负。因此,只有转变学习方式,采取社会化、生活化、情境化的学习模式,提升学习的价值感和意义感,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能动性。二是要处理好家校合作与家校边界的关系。“双减”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深度参与。对于家庭而言,需要家长实现教育理性回归,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做孩子成长的旁观者。家庭教育促进法已正式实施,它将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在法律框架下厘清家校边界,开展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1. (1) 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二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负担,教育就能回归本源,学生就会享受到真正有质量的教育进而健康全面地发展。 B . “双减”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减少了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学生的数量,因此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收费也降低了,家长负担得以减轻。 C . “双减”后学生采取社会化、生活化、情境化的学习模式,促使学习的价值感和意义感得到有效提升,学习的内驱力也被激发。 D .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教育不能忽视。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家庭教育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3. (3) 如何有效落实“双减”?结合三则材料简要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