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2022八上·浦口期中) 小明发现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了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下图所示。他猜想: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烛焰到小孔的距离、烛焰ab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于是他用同一个蜡烛实验,且保持烛焰ab到小孔的距离为8cm不变,多次改变小孔到薄膜之间的距离时,他测出了像的高度填入表格内(见下表)。

    实验次数

    小孔到薄膜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1. (1) 为了使效果明显,应将图中圆筒的(选填“A”或“B”)蒙上薄膜作光屏;
    2. (2) 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薄膜上看到的像是( );
      A . 三角形光斑 B . 圆形光斑 C . 烛焰的正立像 D . 烛焰的倒立像
    3. (3) 若只将三角形小孔改为小圆孔,则像的形状(选填“改变”或“不变”);
    4. (4)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烛焰AB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薄膜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选填“大”或“小”);由表格可以推知当薄膜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cm;
    5. (5) 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方移动;若只将蜡烛靠近小孔少许,蜡烛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 (6) 晴天正午,小华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经与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形状不规则光斑和较小的圆形光斑的形成原理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其中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A.树叶缝隙到地面的距离不同

      B.树叶缝隙到太阳的距离不同

      C.树叶缝隙的大小不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