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
  • 1. (2022八上·杭州期中)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请例举一位该派别的代表人物。
    2. (2) 分析材料一,说出该派别认为中国主要在哪方面落后于西方,为求“自强”,进行了哪些实践探索?
    3. (3) 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二,说说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这场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标志着中国"千年专制"被推翻的历史事件。说出此次革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