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 1. (2022九上·镇江期中) 从古至今,CO2一直被人类广泛应用。

    1. (1) 一、CO2的发现

      西晋张华著作《博物志》记载:“烧白石作白灰 ……”,同时分解生成了CO2。白石主要成分同石灰石,白灰主要成分CaO。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 (2) 17世纪初,海尔蒙特发现木炭燃烧后不仅有灰烬,还有不可见的气体产生,他将该气体命名为“森林之精”。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这说明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
    3. (3) 1773年,拉瓦锡首次通过实验测出了CO2组成,他测得碳元素质量分数为23.5%~28.9%。你算出CO2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4. (4) 二、CO2的吸收、应用

      CO2吸收: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吸收CO2

      ①绿色植物通过吸收CO2

      ②风化岩石中的CaCO3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转化为Ca(HCO3)2 ,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5. (5) CO2的捕捉:利用氨水(NH3·H2O)捕捉CO2 , 得到高纯度CO2的流程如下

      ①吸收塔中NH3•H2O常采用雾状喷淋技术,其目的是

      ②再生塔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6. (6) 回收的CO2与H2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合成甲醇(CH4O)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7. (7) 三、CO2的含量测定

      m g甲醇与一定量O2置于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发生的反应如下:

      CH4O+O2CO2+CO+ H2O

      【资料】①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②氢氧化钠溶液不吸收CO,能充分吸收CO2

      ③浅绿色氯化亚铜溶液吸收CO生成红色固体Cu2Cl2(CO)2•2H2O

      【实验】

      连接好装置,(填一实验操作步骤)。将生成的气体通入下图装置

    8. (8) 【现象】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固体变蓝,说明有生成;C中出现(填现象),说明CO生成。B、C装置都增重,增重的质量总和为ag。

    9. (9) 【数据】充分吸收生成的气体后测定,A装置增重3.6g

      【计算】

      m=g ;

      a 的取值范围是2.8g<a g<g(结果保留到0.1g,下同)。

      若a=3.6,则生成气体中CO2 的质量为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