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八上·淮北期中)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骑自行车的父亲

    宋扬

    ①父亲一共有三辆自行车,他骑过的只有两辆。

    ②父亲没骑过的那辆,完全是被父亲推着从区镇邮电所领回家的。三十年前,父亲在邮电所做临时邮递员。车,三年一更新。父亲珍惜他的旧车,三年后又坚持了三年,六年节省出一辆新车。父亲用水小心洗干净那辆新车轮胎上的泥土,用布擦干了,又在车的螺丝、链条上抹上黄油。父亲用绳子把新车吊起来,挂在堂屋的墙壁上,“束之高阁”。有好几次,有邻居想借父亲的自行车去县城.一看自行车被父亲当“神”一样“供奉”,借车的话也就没好意思说出口。

    ③邻村有个走街串巷的兽医,听说父亲有一辆“邮电专用”自行车,想买,价钱最后加到400元,父亲也不为之心动。要知道,父亲的工资每月才120元,以今天的物价与工资收入比折算。宁舍三个多月工资,不卖一辆自行车的父亲定被人说是“傻瓜”!

    ④父亲傻吗?他可精着哩!那时,一辆普通的自行车值两百多块钱,照他每天六七十公里的骑行里程,两年内,普通的车除了铃铛不响周身都必响,但“邮电专用”是自行车行业的金字招牌与实力担当——比如父亲的那辆旧车,钢架扎实,三年跑了好几万公里,除了换过几副链条,补过几次内胎,其他啥毛病没有。父亲算得明这个账。

    ⑤多年后.读到余秋雨的《信客》,在电视上看到云南邮递员溜索过澜沧江的凶险,我才真正明白做邮递员的父亲的辛苦。那时,家乡的乡镇公路还不是水泥路、柏油路,父亲每天要把报纸、书信从区镇邮电所送到区镇下辖的六个乡政府,土路并不短。

    ⑥父亲的那辆旧车和父亲一样吃了无尽土灰。农民不怕一身灰,最要命是雨天。泥巴塞住了链条,卡住了挡泥板,跑几十米就得停下来刮泥巴。有时实在骑不动了,父亲就只能把自行车扛着走。有一次,因为雨大阻挡了视线,父亲的车被一块横亘在路上的石头绊倒了,摔得浑身是泥。父亲的艰辛,又哪是一个贪玩好耍不懂事的孩子能体会的呢?有一天,我在学校惹了祸,班主任通知我请家长,我硬着头皮告诉了父亲。父亲骑着那辆他自己觉得无比威风却让我觉得颜面尽失的自行车到了学校。我心想:你还不如走着来的好。因为我的那些家住区镇街上的同学家里,已有了屁股冒烟的摩托车。现在想来,真为我的虚荣汗颜啊!

    ⑦二十年前,我参加了工作,在城里安了家。十年前,我开车接父亲离开老家来城里定居时,父亲想把那辆他精心呵护过的新车带进城,可它那么大,又如何放得进小汽车的后备厢呢?父亲试图把车贱价卖给那位兽医,但人家早换成了小汽车。父亲只得咬咬牙,把它送给了老家的亲戚——车放在家里,只能锈烂。父亲于心不忍,就像自己养不活的孩子,也只得找人抱养,有个归宿。

    ⑧我前天回家,透过汽车的前挡风玻璃,远远地望见父亲正骑着他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二手自行车进小区大门。那是一辆精致的赛车,却小得可怜,再不复当年的邮电专用自行车那般高大威猛。父亲佝偻着背,也不再是那个脊背挺直、能撑起整个家的壮年男人。

    (摘自2022年09期《思维与智慧》上半月,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开篇点题,引起下文,同时设置“骑过的只有两辆”的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B . “自行车”在文中多次出现,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 C . 第⑤段中写到《信客》和云南邮递员,与父亲形成鲜明对比,表现邮递员工作艰辛。 D . 最后一段叙述看到父亲佝偻着背骑车的情景,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无比敬佩之情。
    2.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三辆自行车的经历。
    3. (3) 第④段中写了普通自行车,有什么作用?
    4. (4) 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父亲用水小心洗干净那辆新车轮胎,上的泥土,用布擦干了,又在车的螺丝、链条上抹上黄油。(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父亲于心不忍,就像自己养不活的孩子,也只得找人抱养,有个归宿。(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5. (5)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