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这个概念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孔子赋予了“君子”以丰富的道德内涵,从而使君子成为有道德之人的代名词,是传统伦理道德完善的人格体现。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君子也经常被认为是儒家的理想人格。
从一般意义上说,“君子”是一种理想人格,因为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评判衡量,“君子”是人人应该向往、人人应当具备的一种人格。从严格意义上讲,理想人格是人们效法的楷模,而普通人其实很难成圣作佛。君子则不同,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因此,君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理想人格,而是不断追求并自觉践行理想人格的优秀人物,是不断趋向于理想人格的现实人格。“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君子,就是能不断地努力上达趋向于善。
中国的君子文化并非仅属于儒家文化。“君子”的核心内涵相对稳定,但同时又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从历史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形成了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这在君子文化中也有所体现。儒家的“见贤思齐”(《论语·里仁》)、以天下为己任、坚守气节,道家道教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清静无为、尊道贵德,佛教的去除贪欲、破除执着、慈悲助人、智慧人生等,都成为君子文化的丰富内涵。
儒、道的君子文化表现出了不同的旨趣和精神风貌:第一,儒家注重培养君子的道德修养,道家注重提升“君子”的思想境界。儒家的“君子”人格与“小人”相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道家则从崇尚自然无为出发,以厚重、静定之道为根本,通过抱朴守真、虚心守一而努力摒弃种种外在的诱惑,将“燕处超然”地保持内心平静,以守住自然之道作为“君子”的思想境界。第二,儒家的君子是“人之君子”,道家的君子是“天之君子”。
在儒家那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要求由修齐而达治平,并认为只有完成了治平,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理想人格,由此将内圣和外王有机地统一起来。与儒家的现实主义精神不同,道家从生命关怀、个性自由出发,将“君子”看作是随顺自然的楷模,强调“君子” 应遵循“无为而无不为”之道,“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老子》第三章),表现出了浓厚的自然主义情怀。儒、道两家的“内圣外王” 式的理想人格有鲜明的区别,也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中国君子文化的相异和互补。
在中国传统君子文化中,儒、道两家的君子文化最具代表性,它们的相异互补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也为今天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和道德精神境界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摘编自洪修平、孙亦平《君子、理想人格及儒道君子文化的相异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