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云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晋毕阳之孙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溲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已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 , 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扦曰:“欲为知伯报仇!”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

    豫让又漆身为厉 , 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其友谓之曰:“子之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知,则否。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让乃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后知,为故君贼新君,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矣。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且夫委质而事人,而求弑之,是怀二心以事君也。吾所为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

    居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所当过桥下。襄子至桥而马惊。襄子曰:“此必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于是赵襄子面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知伯灭范、中行氏,而子不为报仇,反委质事知伯。知伯已死,子独何为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襄子乃喟然叹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为计,寡人不舍子。”使兵环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君前已宽舍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日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一》)

    [注]①溲器:便盆。②漆身为厉:把生漆涂在身上,让身体生满癫疥。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日/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B . 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日/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C . 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日/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D . 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日/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厕,意思是上厕所,“如”与《赤壁赋》中“纵-苇之所如”的“如”字含义相同。 B . 委质,意思是向君主献礼,表献身,“委”与《琵琶行》“委身为贾人妇”的“委”字含义不同。 C . 面数,意思是当面数落,“面”与《愚公移山》“面山而居”的“面”字含义相同。 D . 报仇,意思是报复仇人,“报”与《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的“报”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豫让起初侍奉范、中行氏,但他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后来投奔知伯,知伯很宠信他。 B . 知伯被赵襄子杀害,豫让发誓要替他报仇,便改名换姓,乔装成清洁宫人伺机动手。 C . 豫让毁坏自己的容貌,化装成乞丐去家中乞讨,被妻子认出声音后,就吞炭弄哑嗓子。 D . 虽然豫让两次行刺赵襄子均告失败,但他知恩图报、无畏生死的精神感动了赵国的士人。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之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 则然矣,谓子知,则否。

      ②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