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九上·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2021年12月9日,在距地球400千米左右的中国空间站,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来自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A“天宫课堂”恰恰是最能激发人们好奇心的方式之一。把教学场地搬到空间站,能看到平时难以呈现的独特画面,比如微重力环境下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我真的不知道在太空,气泡是可以留在水球里面的。”一位观看现场直播的学生啧啧称奇。同时,空间站本身就是引人入胜的人造科技景观。B.作为最前沿的科技产品,它代表了中国人用脚步丈量宇宙所抵达的远方。空间站里独特的工作生活场景和物理学现象提醒人们,其后还有一个更大的未知世界,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探索欲。将科学的种子撒向充满好奇的心灵,让更多梦想长成参天大树。

    【材料二】由于”天宫一号”是精密飞行器,航天员的投课活动必须小心谨慎。既不能动作幅度太大,干扰到正常飞行,还要当心漂浮的实验器材、液滴影响到航天器安全。

    作为主讲人的航天员王亚平,在备课时没少下功夫。她精心准备授课内容,向专业教师虚心请教讲课技巧。聂海胜担任太空课堂的助教,负责配合王亚平管理教具,维护课堂秩序。航天员张晓光几乎是被“捆”在舱壁上听完这堂课的,担任摄像师的他,要想在失重环境下保持平衡,必须把自己固定在舱壁上,才能在用手持摄像机的情况下,保持长时间稳定拍摄,把太空授课的精彩图像传回地面课堂。

    【材料三】国外曾开展过一项名为“中学生地球常识”的教育计划,学生们委托航天员将一台数码相机带到太空,安装在国际空间站舱内的玻璃窗上。通过网络,学生可操纵安装在空间站上的这台特制数码相机,在太空中选取最佳视角拍摄地球,再通过网络传回地面。学生们看到自己亲手拍的地球的海洋、山脉,兴奋不已。他们还有机会从太空拍摄地球污染情况,从而对环境保护有更清晰的认识。

    与载人航天器上的航天员进行视频通话也是太空教育的一项内容,在许多国家,该活动是完全免费的公益性教育活动。目前,仅国际空间站就进行了700多次业余无线电通话活动,共有40多个国家、数百万学生参与。我国组织了4次青少年与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通话。天地通话给青少年带来无穷的乐趣,并提高了他们的交往意识、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1. (1) 阅读三则材料,说说太空教育有哪些意义。
    2. (2)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画横线的A句中的“之一”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画横线的B句体现了语言的生动性。 B . 材料二主要写航天员为授课所做的准备;材料三告诉我们国外太空教育深入开展,我们的太空教育也应尽早起步。 C . 为了保证空间站航天器安全,航天员授课时动作幅度要严格控制,他们还要时刻防止漂浮的授课教具影响航天器安全。 D . 材料三画线句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空间站的公益教育活动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参与。
    3. (3) 材料一和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