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新洲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之道》

    苏子瞻,智慧夙成。喜读书,手抄经史,皆一通。每一书成,辄变一体,书法遂工。髫年 , 便有论著。父明允,大以为佳。

    年二十,侍明允,偕弟子由至成都,谒张安道。安道倾注甚,致书欧阳永叔。永叔见明允及子瞻、子由文,甚喜,极力推挽,声名大起。明允卒后,子瞻判官告院,与王介甫议论不合,出为杭停。于时兄弟散于宦途,离合之感,从此始矣。

    仕杭三年不调。改知彭城,约子由会于澶濮之间,相携至彭城,宿逍遥堂。时兄弟一别,遂已七年。子由念风雨联床之约,不胜离合之感。子瞻则谓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想从之日长,无容凄怆也。然而乡思益深矣。子由留百余日而去。

    移知湖州,是年,言事者以到任谢表为谤,并摭生平诗辞,以为怨望。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曰“诗帐”就逮台狱,子瞻知不免,因自叹曰:“命途舛薄,遭此荼苦,我死易耳,乃竟不得一见吾子由乎!”因赋二诗托狱卒遗子由,狱吏不敢隐,遂以上。上见而怜之,自此一意宽释。会以曹太后泣问故,上意益解。于是黄州之命下矣。

    哲宗立,子瞻以礼部郎召还,子由相继为侍从,弟兄聚首,友朋凑集,文酒赏逅,雅道大振。而元丰诸臣章惇辈亦会于朝。子由疏其奸恶,惇大怒。于是子瞻贬岭外,子由贬筠, 苏门四学士亦相继尽去。当事者犹谓罪大罚轻,复谪子瞻至儋州,子由至雷州,了不相闻。

    元符三年,子瞻北还中原,子由亦由雷还许。初,子瞻已定居阳羡,子由有书来促归许。念老境庶几,不欲做两处,遂决计从江溯汴,于陈留陆行至许。会舟中皆伏暑,又念子由近亦穷用,不忍累之。遂复归阳羡,还旧寓。未几,疾甚,数日而终。子由闻之,伤悼不欲生。

    (节选自袁中道《次苏子瞻先后事》)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曰“诗帐” B . 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曰“诗帐” C . 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曰“诗帐” D . 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曰“诗帐”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格物:格物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认识、研究、探究万物的规律,格"规律"之意。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后失传。 B . 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周代统治族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称为国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 C . 髫年,指幼童时期,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中的“垂髫”含义相同。 D . 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不取字。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子瞻对自己亲手抄写的经史书籍皆明了谙熟,并在抄写过程中成就了高超的书法技艺,其著作得到父亲的高度赞赏。 B . 苏子瞻因与王介甫政见不合而离开京城出任杭州通判,七年后才得以和苏子由再次相会,兄弟二人互相倾诉离别之悲。 C . 苏子瞻、苏子由及苏门四学士遭受了严酷的政治迫害,直接原因是苏子由上奏章揭发了元丰诸臣章惇等的奸恶事实。 D . 苏子由晚年在许州写信催促苏子瞻到许州养老,但因种种原因,苏子瞻最终没有到许州,再次返居阳羡,不久不幸病逝。
    4.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②言事者以到任谢表为谤,并摭生平诗辞,以为怨望。

    5. (5) 苏子瞻遭遇“诗账”事件,被捕入狱后,因何原因被释放?请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