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草种业是草原生态修复与草业的“芯片”,属于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草原与草业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此,我国先后出台了“解决好种子问题”“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大力发展草种业”等一系列指导意见和重点任务部署。
6月26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家林草局草原研究中心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草种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探讨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进一步推动草种业高质量发展。对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储富祥认为,要突出三点,即:强化科技保障,加快开展草种基础研究和草种资源本底普查、保存和创新利用,提高我国草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这是草原科技工作的时代担当”;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草种育种体系,增强国产化优质草种的供给能力——“这是新时代草原科技工作的时代课题”;强化科技服务,不断规范草种育种、新品种测试和保护、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发挥草种业科技服务在提供就地就近就业的巨大潜力,助力乡村振兴和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新时代草原科技工作的时代使命”。
(摘编自张蕾《一粒草种关乎生态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
四川省林草局起草的《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和草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日前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推进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编制总体规划,明确功能区划和建设布局,系统开展草原生态保护、科研监测和文旅宣教等活动,把草原自然公园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统一管理。
《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即到2025年,全省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畜矛盾明显缓解,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83%左右,草原生态状况持续改善。到2035年,全省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草畜平衡,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85%左右,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草原资源利用科学合理,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摘编自王代强《四川拟试点建设草原自然公园》)
材料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草食畜产品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亟须加快建设现代饲草产业体系,助推草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解决好种子问题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害来抓,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开展种源“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草种是发展饲草产业的重要保障,也是构筑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屏障的根基。
近年来,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粮改饲和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政策带动下,我国草种业在“保、育、繁、推、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020年,全国草种子田面积138.4万亩,种子产量达到9.8万吨。截至2020年,我国建设了1个中心库、2个备份库、10个生态区域技术协作组的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体系,草种质资源保存总量达6.2万余份,保种数量位居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后,与美国接近,成为全球草种质资源保存大国。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如抗寒高产公农系列、龙牧系列苜蓿、耐盐高产中苜系列苜蓿以及中科系列羊草等,这些品种在不同区域推广种植,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家优良草种的需求矛盾。此外,我国科研人员先后完成了紫花苜蓿等7个草种的基因组组装,并在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研究、苜蓿三系杂交育种以及禾草内生真菌育种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摘编自王赞、邵麟惠《大力发展饲草种业筑牢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