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湖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而言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居安思危,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我国发展面临的内部和外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越是风疾雨骤,越是惊涛骇浪,就越要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筑牢大国粮食安全根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逐渐转变的同时,也使得粮食供需关系出现了两对结构性矛盾。一是低端产量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的矛盾,二是口粮安全与改善型需求的矛盾。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必然导致食物消费结构进一步向高质量改善型需求升级,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将会越发突出。

      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是我们赖以吃饭的家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面积距离18亿亩的耕地红线越来越近。由于高强度利用,我国耕地基础地力也呈现下降态势,东北黑土地退化、南方耕地酸化、北方耕地盐碱化等问题尤为突出。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社会效益高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足。部分农村地区出现耕地撂荒、耕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等现象。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国际形势的持续紧张对全球粮食供应体系造成很大冲击和影响,国际粮价出现大幅波动,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了不确定性。我国部分农产品例如大豆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且进口对象国家高度集中,国际形势变化必然对我国粮食进口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我国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摘编自2022年6月20日《光明日报》《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筑牢大国粮食安全根基》)

    材料二: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通过继续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等一系列有力措施,粮食产量持续提升,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13657亿斤,为历史最高水平;粮食生产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十八连丰”,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中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同时,通过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藏粮于地”举措加快推进。

    科技进步是粮食增产提质增效的核心力量,也是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推动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陆续启动实施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等作物良种联合攻关,选育出一批水稻新品种。目前,中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良种覆盖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农业育种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

    充足的粮食库存是确保粮价等重要物资价格平稳运行的关键,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加强粮食储备能力建设,围绕粮食储备改革,不断健全储备体系,优化规模结构布局、规范储备运行,储备规模和品种结构布局更趋合理,政府粮食储备品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粮食生产支持体系。目前,中国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比例超过70%,3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面粉、大米等成品粮储备,粮食库存不断增加,为有效应对国内外多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摘编自2022年10月16日中国网《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筑牢大国安全根基在于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耕地。 B . 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使粮食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也使得粮食供需关系出现矛盾。 C . 新粮食安全观是在当下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国家提出来的安全战略,主要思想就是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不依赖进口。 D . 我国粮食储备供应充足,防范风险能力不断提升,成为中国特色粮食安全的重要标志,也是确保社会平稳发展的坚实基础。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构建粮食进口多元化格局,有利于保证我国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B . 由于过度开垦,部分地区的耕地粮食产出率低,使得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C . 农业育种发展要走自主创新的路,这需要国家在战略上做规划、技术上给支持。 D . 中国连续多年粮食的高产、丰产,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新粮食安全观的贯彻落实。
    3. (3)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一项是()
      A . 新疆小麦生产中使用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实现小麦产量和品质双提升。 B . 贵州因地制宜,开辟层层梯田,不同海拔的田地种植不同类型的优质水稻。 C . 乐山打造特色农业,做好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培育等农业配套工作。 D . 中科院推广的“中嘉早17”水稻品质优良,应用面积稳居南方稻区第一位。
    4. (4) 南北朝时,贾思勰论述了农业生产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   国者,君之本。”贾思勰还认为“食为政首”。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    了共识。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中国是如何保证自己的粮食生产安全的。
    5. (5) 请综合两则材料,归纳我国制定“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     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背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