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公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
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公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征拜议郎。
建安二年,张绣等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失所中,长子昂遇害。公乃引兵还舞阴,绣 将骑来抄,公击破之。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 还许
初,公举魏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
不置汝也! ”四年春,生擒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初,公为兖州牧,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 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吕布。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 于其亲者, 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摘编自《三国志 ·魏武纪》)
文段二:
建安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何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 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诸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十六年,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 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摘编自曹操《求贤令》)
-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B . 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C . 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D . 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
-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字,人的表字,在本名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是相同相近关系的称谓。
B . “唯魏种且不弃孤也”中“且”与短语“且战且退”中“且”含义不同。
C . 顿首,旧时一种礼节。跪而头短暂叩地。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敬礼。
D . “遂亡归吕布”中的“亡”与成语“亡羊补牢”中的“亡”含义不相同。
-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操善于反省,知错就改。曹操深受张绣投降又反叛之害, 自己中箭,长子被杀,他当众检讨剖析错误,并承诺不再犯错。
B . 曹操年少有,为人看重。曹操年少时尚义任侠,机灵能干,善于随机应变,受到当时人追棒认可,尤其 被桥玄、何颙看重。
C . 曹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魏种和毕谌都曾离开过曹操,在将两人活捉后,曹操出于对人才的重视, 不计前嫌,对两人继续重用。
D . 《求贤令》和《短歌行》中均表达了曹操的“求贤若渴”之情,但二者在表达方式上有较大不同,前 者多直接表达,后者多用典故委婉含蓄地抒发。
-
-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人孝于其亲者, 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
②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
-
-
(5)
文段二中,对“有行”和“上进”的关系,曹操的观点是什么?他举了哪些例子去证明?请概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