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材料二:……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革命的成功迫使大清皇帝退位,革命先驱者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颁布了“约法”,明确宣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件,对人民心理的冲击及思想解放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摘自刘庆楚《民族复兴史上的三大历史“飞跃”》)
材料四:从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兴起。新文化运动者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危亡,民主科学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陈独秀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摘编自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
材料五: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