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
  • 1. (2022高一上·聊城期中)            

    1. (1) 【任务一】某小组研究的性质,实验如下:

      步骤

      实验操作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固体,再加入蒸馏水,振荡;将温度计分别插入其中

      放置至室温时,全部溶解,得到透明溶液

      放置至室温时,部分溶解,试管底部有少许固体

      将步骤①的试管中溶液分别分成两份,其中1份溶液中各滴加2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变浅红色

      在步骤②的另两份溶液中各滴加2滴10%盐酸,振荡

      没有气泡产生

      产生少量气泡

      室温时,的溶解度大于的实验证据是

    2. (2) 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溶液的碱性强于溶液,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 (3) 实验③中溶液没有气泡产生,学生甲得出结论:溶液与盐酸不反应。学生乙认为甲的结论不正确,支持学生乙观点的客观事实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4. (4) 【任务二】为进一步探究的性质,利用传感器继续做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

      信息提示:溶液越小,的浓度越小,溶液碱性越弱。

      实验④中,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5. (5) 实验⑤中,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未参与该反应的实验证据是
    6. (6) 【任务三】探究和的热稳定性。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物质

      装置B中现象

      装置C中现象

      无明显变化

      开始断断续续产生气泡,一会儿后,没有气泡,溶液保持澄清

      白色粉末变蓝色

      开始断断续续产生气泡,一会儿后,产生连续气泡,溶液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装置C中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7. (7) 该实验所得结论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