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洋务大事记
【材料二】甲午战争惨败后,在慈禧亲信荣禄的保举和李鸿章的建议下,清政府于1895年派袁世凯在天津小站操练“新建陆军”(以下简称新军)。新军完全依照德国营制、操典进行训练,聘用德国军官充任教习,还专门成立了由德国人组成的教习处,并且武器装备全用洋枪、洋炮,编制和训练尽仿西方军队。数年经营后,袁世凯操练的北洋新军成为清末各地新军中最具实力的一支。
——摘编自《袁世凯小站练兵》
【材料三】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虽然就生产关系而言还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它们从外国购进设备来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清政府还从绿营旧军中挑选部分兵丁,使用新式武器,按照湘淮军的营制进行编练。1862年,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设立了京师同文馆。此后至1894年,清政府共创办新式学堂24所,其中外语学堂77所,工程、造船、轮船驾驶学堂11所,电报、电讯学堂3所,陆军、矿务、军医学堂各1所。1874年,日本派兵侵略我国台湾,清政府开始编练新式海军,经十余年的努力,组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新式海军,其中以北洋海军规模最大。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