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二上·德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阴森的牢房,门前站着岗哨,点着风灯,尽管蒙着一层洁白的雪幕,使大门、屋顶和墙壁都显出一片雪白,尽管监狱的一排排窗子灯火通明,它给聂赫留朵夫的印象却比早晨更加阴森。

    威风凛凛的典狱长走到大门口,凑近门灯,看了看聂赫留朵夫和英国人的通行证,困惑不解地耸耸强壮的肩膀,但还是执行命令,请来访者进去。他先领他们走进院子,然后走进右边的门,沿着楼梯走上办公室。他请他们坐下,问他们有什么事要他效劳。他听说聂赫留朵夫要跟玛丝洛娃见面,就派看守去把她找来,自己则准备回答英国人通过聂赫留朵夫翻译着向他提出的问题。

    “这座监狱照规定可以容纳多少人?”英国人问,“现在关着多少人?有多少男人,多少女人,多少儿童?有多少苦役犯,多少流放犯,多少自愿跟着来的?有多少害病的?”

    聂赫留朵夫给英国人和典狱长作着翻译,并没思考他们话里的意思。他想到即将同卡秋莎见面,不禁有点紧张。他给英国人翻译到一半,听见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办公室的门开了。像以往历次探监那样,先是一个看守走进来,接着是身穿囚服、头包头巾的卡秋莎。他一见卡秋莎,立刻感到心情沉重。

    “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孩子,我要过人的生活。”当卡秋莎没有抬起眼睛,快步走进房间里时,聂赫留朵夫头脑里掠过这样的念头。

    他站起来,向前迎了几步。他觉得她的脸色严肃而痛苦,就像上次她责备他时那样。她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她的手指痉挛地卷着衣服的边。她一会儿对他望望,一会儿垂下眼睛。

    “减刑批准了,您知道吗?”聂赫留朵夫说。

    “知道了,看守告诉我了。”

    “这样,只要公文一到,您就可以出狱,在您愿意住的地方住下来。让我们来考虑一下……”

    她赶紧打断他的话:“我有什么可考虑的?西蒙松到哪里,我就跟他到哪里。”

    她尽管十分激动,却抬起眼睛来瞧着聂赫留朵夫,这两句话说得又快又清楚,仿佛事先准备好似的。

    “哦,是这样!”聂赫留朵夫说。

    “倘若他要跟我一块儿生活,”她发觉说溜了嘴,连忙住口,然后纠正自己的话说,“倘若他要我待在他身边,我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指望呢?我应该认为这是我的福气。我还图个什么呢?……”

    “要是您爱他……”他说。

    “什么爱不爱的!那一套我早丢掉了。不过,西蒙松这人确实和别人不同。”

    “是啊,那当然,”聂赫留朵夫又说,“他是个非常出色的人,我想……”

    她又打断他的话,仿佛生怕他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或者生怕她来不及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要是我做的不合您的心意,您就原谅我吧。”她用她那斜睨的目光神秘地瞧着他的眼睛说,“看来只好这样办了。您自己也得生活呀。”

    她说的正好是他刚才所想的,但此刻他已不这样想,他的思想和感情已完全变了。他不仅感到羞愧,而且感到惋惜,惋惜他从此失去了她。

    “我真没料到会这样。”他说。

    “您何必再待在这儿受罪呢?您受罪也受得够了。”她说,怪样地微微一笑。

    “我并没有受罪,我过得挺好。要是可能的话,我还愿意为您出力呢。”

    “我们,”她说“我们”两个字时对聂赫留朵夫瞅了一眼,“我们什么也不需要。您为我出的力已经够多了。要不是您……”她想说些什么,可是声音发抖了。

    “您不用谢我,不用。”聂赫留朵夫说。

    “何必算帐呢?我们的帐上帝会算的。”她说,那双乌黑的眼睛泪光闪闪。

    “您是个多好的女人哪!”他说。

    “我好?”她含着眼泪说,凄苦的微笑使她容光焕发。

    “您好了吗?”这时英国人问。

    “马上就好。”聂赫留朵夫回答。

    “那么我该走了吧?”她发现英国人在等聂赫留朵夫,就说。

    “我现在不同您告别,我还要跟您见面的。”聂赫留朵夫说。

    “请您原谅。”她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他们的目光相遇了。从她古怪的斜睨的眼神里,从她说“请您原谅”而不说“那么我们分手了”时伤感的微笑中,聂赫留朵夫明白,她作出决定的原因是不想连累自己。

    她握了握他的手,慌忙转身走出办公室。

    聂赫留朵夫在靠墙的木榻上坐下来,忽然感到无比疲劳。他所以疲劳,不是由于夜里失眠,不是由于旅途辛苦,也不是由于心情激动,而是由于他对整个生活感到厌倦。他靠着木榻的背,闭上眼睛,顿时沉沉睡去,像死人一般。

    (节选自《复活》,有删改)

    文本二:

    西蒙松也是沙皇官吏的后代,可他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就认定他父亲做军需官挣来的钱是不义之财,要父亲交还给人民。后来他加入民粹派,到农村里做教员。他的被捕和判刑是因为宣传“他认为正确的一切东西,否定他认为错误的东西”,但只是开导、启蒙而已,并非鼓动暴力革命。西蒙松影响了卡秋莎·玛丝洛娃,他说:“我对她一无所求,只是非常想帮她,减轻她的厄运。”西蒙松的影响使她成了“精神的人”,这是托尔斯泰所倡导的“人类爱”感情的一种体现。

    (摘编自都本海《玛丝洛娃的精神“复活”》)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中典狱长威风凛凛的样子,以及他对到访者来监狱调查的困惑不解,表现了他对监狱工作的敷衍。 B . 第三段英国人的一系列发问,既表现了沙俄统治下监狱存在的问题,又表现了聂赫留朵夫此时的厌烦。 C . “凄苦的微笑使她容光焕发”既写出了玛丝洛娃想到以前痛苦经历的辛酸,也写出了她被称赞时的激动。 D . 教材节选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在“你”“您”称呼间犹豫,体现亲近与尊重,选文称“您”,则完全出于尊重。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用“洁白”“雪白”“灯火通明”等词语,反衬了监狱的阴森﹐表现了聂赫留朵夫走进监狱时的心情。 B . 小说善于透过眼睛反映人物心理,“垂下眼睛”“斜睨的眼神”,表现玛丝洛娃面对贵族固有的骄傲与冷漠。 C . 小说善用对话描写,大量的人物对话富有意味,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 . 文本一西蒙松的形象通过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对话侧面地表现出来,这一形象在文本二中得到了印证。
    3. (3) 文本二中说:“西蒙松的影响使她成了‘精神的人’”,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玛丝洛娃精神的“复活”体现在哪些方面?
    4. (4) 小说结尾聂赫留朵夫的一系列反常行为,表现了他的复杂心理。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