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三上·济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太平兴国元年十二月己未,诏群臣论列者,即时引对。富弼曰∶"太宗求治之切,故诏群臣论事,欲面奏者,即时引对,此言路所以无壅也。自后臣僚非差遣合上殿者不得对,亦有朝臣乞上殿敷奏边事,逾月不得报。边事尚拘常例,况他事乎!"二年春正月戊辰,帝亲试礼部举人。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持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  及还,语帝曰∶"我幸西都,惟得一张齐贤耳!我不欲爵之以官,异时可使辅尔为相也。"至是,齐贤亦在选中,有司误置下第,帝览之,故一榜尽赐进士及第。帝谓侍臣曰;"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雍熙元年六月,诏求直言。知睦州田锡上疏言∶"时久升平,天下混一,故左取右奉,致陛下以功业自多。然临御九年,四方虽宁,而刑罚未甚措,水旱未甚调。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太平!陛下谓之至理,谁敢不谓之至理!"又言∶"听用太广则条制必繁,条制既繁则依从者少。自令凡有奏陈,宜令大臣议而行之,毋使垂之空言,示之寡信。"帝韪其论。端拱元年五月辛酉,诏就崇文院中堂建秘阁,分三馆书籍置其中,以吏部侍郎李至兼秘书监。帝谓至曰∶"人君当淡然无欲,勿使嗜好形见于外,则奸邪无自入。朕无他好,但真读书,多见古今成败,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如斯而已。"至每与同官观书阁下,帝必遣使赐宴,且命三馆学士皆预焉。内侍侯莫陈利用以幻术得幸,骄恣不法,赵普按其罪,请诛之。帝曰∶"岂有万乘之主,不能庇一人乎!"普曰∶"陛下不诛则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一竖子何足惜哉!"帝不得已,命诛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

    【注释】①富弼,北宋仁宗、神宗时的名相。文中所记是他对前代朝政的评价。②侯莫陈利用,姓侯莫陈,名利用,鲜卑人。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持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 B . 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持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 C . 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持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 D . 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持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引对,即皇帝召见臣僚询问对答,文中太宗通过这种方式征求治国理政的意见。 B . 临御,指君临天下、治理国政,也指皇帝驾临某个地方,文中取后一种意义。 C . 学士,宋代时是文学侍从之类的官职,负责管理国家的经籍图书,与今义不同。 D . 万乘,指万辆兵车,表示国家军事力量强大,"万乘之主"即大国的天子或帝王。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张齐贤因建言献策得到太祖的赏识,后来太宗发现他位居科考人选的下等,于是将全榜人选都赐予进士及第,以示对俊才的重视。 B . 田锡上书建议,皇帝对于陈奏的事务在经过大臣商议后应及时付诸实施,避免流干空谈,失去公信,太宗认为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C . 太宗主张皇帝应淡泊名利,无所追求,以史为鉴,择善而从,李至与同僚到秘阁观书时,太宗一定派人赐宴,并且命三馆学士参加。 D . 内侍侯莫陈利用骄横不法,恣意妄为,但是受到皇帝的庇护,赵普与皇帝意见不一致,据理力争,最终皇帝被迫同意了赵普的意见。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不欲爵之以官,异时可使辅尔为相也。

      ②陛下不诛则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一竖子何足惜哉!

    5. (5) 对太宗"诏群臣论列者,即时引对"一事,富弼有什么看法?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