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河西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五蠹(节选)

    韩非

    ①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有人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②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于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③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麂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肢,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也。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夫山居而谷汲者,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俗而行也。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1. (1) 下列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是以圣人不修古     期:期望,要求 B . 夫古之天子者    让:责备,责问 C . 古传天下而不足也    多:称赞,赞美 D . 俗而行也     称:符合,相当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B .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C .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D .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通过上古、中古、近古三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情况而采用的相同办法来说明“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观点。 B . 作者顺手拈出“守株持兔”的寓言,论证“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乃不识时变,“必为新圣笑”,切近事配合浅近寓言,文字古朴,不露锋芒。 C . 文中以古今实异作比照,论证社会发展,世俗变异。苦水遗水、饥穰二喻,说明由于财富的多寡、权势的轻重,决定了古今的辞让、争夺与否。 D . 文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波澜多姿的比喻,文末,又用五个“非”字句,否定短促,反复层层阐明事理,得出“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的结论。
    4. (4) 把下面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冬日麂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

      ②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