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凡国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何以知其然?德盛义尊,而不好加名于人。人众兵强,而不以其国造难生患。天下有大事,而好以其国后。如此者,制人者也。德不盛,义不尊,而好加名于人;人不众,兵不强,而好以其国造难生患;恃与国,幸名利。如此者,人之所制也。人进亦进,人退亦退;人劳亦劳,人佚亦佚,进退劳佚,与人相胥[1] , 如此者,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也。
爱人甚而不能利也,憎人甚而不能害也。故先王贵当,贵周。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故先王不以一过二,先王不独举,不擅功。
先王不约束,不结纽[2] . 约束则解,结纽则绝。故亲不在约束、结纽。先王不货交,不列地,以为天下。天下不可改也,而可以鞭箠使也。
时也,利也,士[3]为之也。余目不明,余耳不聪,是以能继天子之容[4] . 官职亦然。时者得天,义者得人。既时且义,故能得天与人。
先王不以勇猛为边竟,则边竟安。边竟安则邻国亲,邻国亲则举当矣。
(取材于《管子》)
【注释】:【1】胥:从。【2】结纽:与别国结成同党、缔结联盟。【3】士:事。【4】容:指天子圣德。
⑵随[1]以汉东诸侯叛楚。冬,楚斗榖於菟[2]帅师伐随,取成而还。君子曰:“随之见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宋襄公欲合诸侯,臧文仲闻之,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
二十一年春,宋人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曰:“小国争盟,祸也。宋其亡乎,幸而后败。”
秋,诸侯会宋公于盂。子鱼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公以伐宋。
冬,会于薄以释之。子鱼曰:“祸犹未也,未足以惩君。”
(取材于《左传》)
【注释】:【1】随:国名。【2】斗榖於菟:人名。
与:结交
B . 人佚亦佚佚:安逸
C . 故先王贵当,贵周周:周密
D . 以为天下以为:认为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 . 随之见伐哀吾生之须臾
C . 宋其亡乎其皆出于此乎
D . 会于薄以释之而君幸于赵王
有的国家德义尊盛,却不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国
B . 如此者,人之所制也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人制造出来的灾难
C . 故先王不以一过二,先王不独举,不擅功所以先王不夸大其词把一说成超过二,不独自蛮干,不独自占有功绩
D . 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成败是由自己,难道是由别人吗
①时者得天,义者得人。既时且义,故能得天与人
②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
请结合短文(1)解释孔子这么说的理由。
【注释】:【1】如其仁:就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