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试题
首页
充值中心
开通VIP会员
特惠下载包
激活权益
帮助中心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759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 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石壕吏》。
《石壕吏》(节选)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成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材料二: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叛军内部出现的内讧,为唐军平叛创造了有利条件。肃宗即位后,一边任命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率兵平叛,收复失地,另一方面又迅速从河西、北庭、安西节度使处调兵增援。此外,肃宗还向回纥、于阑、西域等少数民族政权借兵,参加战斗。在叛军的控制区,如河北等地,由于叛军的残暴统治,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安、史的统治。
(1) 结合材料一指出杜甫创作这篇诗作的背景。
(2) 诗歌内容主要描写了当时怎样的一种情景?诗歌表达的中心是什么?
(3) 试从材料二总结平定安史之乱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初历隋唐时期练习:15 安史之乱
统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 寒假提前学(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