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上·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问而明辨之也。“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节选自刘开《问说》)

    1. (1)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当的一项(   )
      A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惑:糊涂 B . 其能行古道      嘉:赞赏 C . 非问无以广识      广:使……广,增加 D . 问而明辨之也      审:审查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 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B . 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C . 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D . 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3.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韩愈写《师说》赠李蟠,目的是抨击当时“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倡导尊师重道,其思想至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B . 刘开的《问说》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君子之学必好问”,接着进一步分析了问与学的关系,以此强调要真学就要勤问。 C . 学与问相辅相成,向“贤于已者”“不如已者”“等于已者”发问都会有所得,同时,“问”也是进德修业的重要条件。 D . 《问说》很多方面有模仿韩愈《师说》的痕迹,两文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向各种人学习,语言风格古朴,论述角度一致。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②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5. (5) 根据甲、乙文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从师”和“问”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