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
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
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 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 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
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
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 之徒也。”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B .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C .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D .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
-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秋》,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由孔子依据鲁国史官的编著修订而成。
B . “夷狄”,“夷”是古代对东部少数民族的称呼;“狄”是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夷狄”后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C . “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中的“罪”与《寡人之于国也》中“王无罪岁”的“罪”意义和用法相同。
D . “距杨墨”中“距”与《鸿门宴》中“距关,毋内诸侯”的“距”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子认为自己好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借辩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宣扬儒家的“仁政”思想。
B . 孟子将杨、墨两家的学说概括为“无君”“无父”,将其比作乱臣贼子的邪说,认为“无君无父”的人是禽兽。
C . 孟子主张端正人心,消除邪说。反对偏激,批判怪论,这些做法是符合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规律的。
D . 孟子认为,没有大禹,天下不会太平;没有孔子,百姓将不得安宁;没有周公,人们会思想混乱。
-
-
(4)
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