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2高二上·河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民政府财政部在1933年3月1日颁发《废两改元令》,改一切经济活动的货币单位为银元。自此,银两不再出现在中国的流通市场中。此后,全国范围内货币的流通有了较为统一的规范。虽然这一政策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满足了国民政府对垄断国内金融市场的需求,为后续进行纸币改革、巩固政权有所帮助,但实际上,这次改革也问题重重。流通中的银元质量良莠不齐,给统一和鉴别银元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加之银两、银元兑换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商人蒙受较大损失。此外,这次改革并没有改变中国原有的银本位制,中国货币市场仍受到国际银价的波动以及白银进出口的影响,因此中国的货币主权仍受到他国的控制,这种被动性也是后来推行法币改革的原因之一。

    ——摘编自邢嘉《国统时期的币制改革与通货膨胀》

    材料二

    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毛泽东当即决定,成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中财委”)来统一管理全国的财经事务,又调令陈云、南汉宸等人打击以上海为中心的投机活动和势力。政府运用行政手段、铁腕方式查封证券交易所,严惩投机势力,最终在政治上赢得了第一场胜利。投机商投机银元不成,便将剩下的资金全部压在了各类日用品上。陈云将计就计,迅速布局,一方面跟投机商拼囤货,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对此类物资的大规模调运,并在全国范围内囤积粮食、纱布等。另一方面,中财委通过征收税款、发行公债等方式收紧了投机商的银根。1949年11月25日,政府收网,陈云发出信号,同一时间,全国各地开始统一抛售纱布,并不断调低价格。看到商品价格如雪崩一般下跌时,投机商这才发觉不对,赶紧抛出手中的存货,但在这时抛售,只会越抛越亏。至此,这场战斗胜负已分,中国共产党用经济力量打赢了这场棉布之战,人民币也在这片土地上站稳了脚跟。

    ——摘编自马啸宇《人民币的起源及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令》。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货膨胀问题得以解决的原因及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