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下·柳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儒学来讲,理想人的培养和和谐家庭的建立毕竟只是为达到最终目的——治国平天下——铺平道路,要使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出现,根本上还需要现实政治的努力。天下统一,政治清明;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这既是儒学家们憧憬、瞻望的理想社会的格局,也是他们终身倡导,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现实政见和主张。

    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严格地说,只是一种管理社会的理想。而儒家所憧憬和企求的理想社会,便是一个安定、和谐与统一的治平之世。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构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

    先秦儒家这种从仁学的基点出发建构而成的美好社会的图景,到了秦汉之际,便自然地发展为“大同”理想。“大同之世”显然是对原始社会的带有理想化成分的描述,但它表达了儒家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它抓住了“天下为公”这一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肯定了原始民主、平等和互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一份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料。

    儒家在提出“大同”理想的同时,从社会现实出发,又肯定“大道既隐”,“天下为公”已被“天下为家”所代替。出现了财产私有,“货力为己"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教度,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官爵、财产世世代代相沿袭,形成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关系,于是,便有必要“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区分尊卑上下贵贱的礼义制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儒家把这种需要用礼义制度、道德规范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称之为“小康”社会,并认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这实际上是肯定了孔孟所倡导的礼义之治的历史必然性,亦表达了儒家的较低一层次的社会理想。

    然而,不仅“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一个乌托邦,就是“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以仁义为法则来协调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空想色彩。孔孟学说的遭遇就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孔孟提倡的重德治教化,省刑去罚。一方面固然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减轻受剥削压迫的程度,从而对发展经济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积极的影响,表现出较多的人民性和历史远见。但另一方面,这种善良的愿望和主张却不符合统治者急功近利的现实需要,扩大疆域,称霸诸侯,一统天下,需要的是暴力、酷刑等更为有力的现实的手段。

    于是。我们便可以看到,儒家这种以仁学为基础的政治理论和社会理想,其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就决定了它在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特殊的历史命运。

    (摘编自佚名《儒家政治理想是什么》)

    材料二:

    “大同"思想和“一统"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属社会观,侧重于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和追求;后者属政治观,侧重于对政治制度的主张以及意识形态乃至文化观念的设计,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支撑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思想资源。

    儒家的“大同”理想要详尽、完整,也更美好和更具诱人的力量。《礼记·礼运篇》对其作了典型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

    天下为公,这是大同思想的核心。首先是财富共有,“货”不“藏于己”,即不私人占有,无所谓贫富,而且人人爱惜公共财物,“恶其弃于地”,反对浪费;其次,由公众选举愿意忠诚服务的贤能之人来负责管理这个社会。人人劳动,各尽所能,“力,恶其不出乎身”,但出力完全是为公,劳动不是个人谋生手段,而是一种社会风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社会分工,做到“男有分,女有归”,人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各得其所。互助博爱,“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天下一家。老人的赡养,儿童的教育和培养,由社会共用承担,即便是“矜、寡、孤、独、废疾者”。也“皆有所养”,人与人乃至国与国坦诚相待,讲信修睦,“谋闭不兴”,全社会和谐而安定,“盗窃乱贼不作”“外户不闭”

    总之,孔子寄希望的大同社会,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它既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向往,又反映了孔子远见卓识的思想境界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摘编自黄毓任《儒家“大同”与“一统"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培养理想人才与建立和谐家庭是治国平天下最终目的,国泰民安和歌舞升平需要现实政治的努力。 B . “仁学”是先秦儒家建构理想社会的出发点,"天下为公”则是儒家理想的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 C . 在儒家倡导的较低层次的“小康”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用礼义制度和道德规范来调整。 D . "大同"思想侧重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和追求;“一统"思想侧重对政治制度的主张及意识形态乃至文化观念的设计。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是一种管理社会的理想,安定和谐统一的治平之世才是其企求的理想社会。 B . 先秦儒家的“大同之世”是理想化了的原始社会,其带有“天下为公”这一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 C . 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是乌托邦,因为它们与统治者的现实需要相左。 D . “大同"思想的社会观与“一统"思想的政治观相辅相成,构成了支撑封建社会绵延不绝的思想资源。
    3. (3) 下列各项中,能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 . 君主亲自扶犁下田劳动,参与生产的全过程,其他人都得参加农业劳动。 B . 加强法治.积极发展封建经济,鼓励“耕战”,力求做到“富国强兵”。 C . 天下为公,提倡“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社会和谐而安定。 D . 反对战争、压迫和贫富不均,还要无为、无事、无欲,连货币交换也不要。
    4. (4)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5) 儒家的“大同”社会,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