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0多年前,平遥居民范东山曾经“逃离”古城。他家位于西湖景街24号,小院里的古建筑一度“破得不能看”。2012年,平遥县对古城内私有产权居住性质的传统民居出台了保护修缮补助办法,即财政补助工程费用总额的三分之二,产权人承担三分之一。
2012年这一政策刚公布,范东山就报了名,成为第一批享受到该政策补贴的居民。修缮花了约26万元,其中政府补贴17万元。2018年,这处清代民居挂上了“历史建筑”的标识牌。
在平遥古城,密密麻麻分布着约3800处传统民居。项目实施以来,已修缮1000余间民居,补助资金1200余万元,900余居民受益。2015年,该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项目奖”。
红窗红门、红灯笼,修缮后的四合院亮丽喜庆。如今,55岁的范东山喜欢坐在院里喝茶,而他90多岁的老母亲常坐在门口和邻居们聊天晒太阳。
(摘编自《活态传承,国宝“破圈”——我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观察》)
材料二:
云计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起着保护贡献的作用,在我国非遗的保护方面,采用了传统的信息采集记录和保存方式,但并不能起到有 效的保护,只有让传统保护向现代化转化,才能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传播起到更大的保护力。
数字化方式转变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而云计算可以赋能传统快速向数字化过渡,实现高效扩容,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和高速计算的问题,改变传统“信息孤岛”问题。
此外,各地城对本地非遗建立了数据库保护,但地城之间数据库信息不互通,造成数据库不能最大化地发挥传播作用。作为IT产业革命性的技术的云计算,除推进向数字化过渡,为非遗文化带来保护作用,还改变了过去分散式资源管理模式,提高了资源共享的作用,让不同地域的非遗文化联动。
(摘编自《云计算对非遗文化的传承起什么作用?》)
材料三:
保护,只是我们对文化遗产应尽的第一义务。这些遗产源自历史,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成长历程,是人类集体记忆的保存品,无法再生,不保护就意味着消失。这是个连小学生都明白的道理。那些能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更是证明了它具有独一无二、不可代替的文化价值。对文化遗产更重要的义务,实际上是研究,要通过研究发现这些遗产背后的价值与灵魂,研究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与想象力,以及它对民族与世界的意义。这种研究不是简单的经验判断或事实描述,而是要对它背后的文化特性与文化价值有深入的研究。对这些文化遗产研究得越深,传播得越广,民众对自己的民族特性就会认知得越深,从中汲取新的创造力量,成为一个时代思想与文化的历史根基。
(摘编自《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保护之外更需重视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