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济南月考)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

    ①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作为布洛学说的核心概念,是一个以现实空间距离为依托的概念比喻义。比方说,人在观赏一幅油画时,距离太近了,只能看到油彩的涂抹、作画的笔触;距离太远了,只剩一块模糊的色团,从而看不清画的内容:唯有处于一个适宜的距离,才能充分欣赏这幅画。这本是个与空间相关的概念,但布洛将其总结、推广到心理学范畴。

    ②布洛说,“最合适的”距离,是“尽可能缩小距离而不失去它”,讲的就是“距离界限”,也就是距离的“内在矛盾”。失去距离的界限有两种情况:“距离过近”与“距离过远”。故距离的内在矛盾就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必须保持最适当的距离,距离过远过近均会造成“距离丧失”,也因此建立于主客体间的审美关系便会崩坏。譬如某些评论家批评某些艺术作品时,会过于关注形式从而忽略内容,这就是因为“距离过远”而“失距”。而距离过近,即把艺术作品当作真实生活。抗战时期,有一部由田汉改编的话剧——《放下你的鞭子》,该剧讲述了一对父女流离失所,以卖唱为生的故事。在一场演出里,女儿香姐饿昏倒地无法卖唱,老父情急举起鞭子将她打,观众高声怒喊:“放下你的鞭子!”并冲上台夺下了老父的皮鞭。父女俩诉说了日本侵华、家乡沦陷的苦痛,观众无不悲愤,高呼抗日口号,将剧场的情绪推向高潮。此处在审美中因“距离过近”而导致“失距”,却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观者痛恨侵略者的情绪,或许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距离界限”下的美感,反而是因“失距”带来的身临其境,激发观者同仇敌忾的感情效果。

    ③简而言之,过近过远导致的“失距”都是因为审美主体的功利性动机破坏了美感,所以“最适距离”的保持问题,亦可表述成一个与审美态度非功利性有关的问题。在中国,第一个讨论审美非功利的是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即声色犬马会让人失去本性。西方的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也曾提出“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对象”的观点。

    ④与此同时,布洛也强调审美过程中要依据感性的理解和对经验的重视,在保持适当距离条件下的主动参与。现代实验戏剧中,常常发生刻意让观众参与剧情、演出的事件,如演员和观众游戏互动、搭对手戏、演员向观众提问等,就是布洛学说视角下审美过程中功利性因素的体现。

    ⑤“心理距离”学说中,审美过程既有距离的内在矛盾,又有个人经验与非功利性的矛盾,而布洛从“距离”这一别致的角度加以论述,并最终使审美过程中的功利与非功利在“距离”这一概念中相统一,不得不说,这是布洛对美学界的一大贡献。

    (摘编自郭言喆《论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有删改)

    材料二:

    ①让我们从一个中国美学界非常熟悉的概念说起,这就是“距离”。这里的距离,主要指“心理距离”。时间与空间都可有距离,但只有当时空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时,才能成为审美的条件。“心理距离”的一个经典例子是“海上大雾”。海上航行如遇到大雾,会使人呼吸不畅,耽误行期,甚至可能出事故,让人忧心忡忡。但如果人们在心理上与这些切身的考虑拉开距离,就会看到,远近的景色都被大雾罩上了朦胧而神秘的面纱,仿佛你被带入梦幻境界,一时难分天上人间。

    ②“心理距离说”的优点在于,它对传统的来自康德和叔本华的审美和艺术“无功利”的观点作了很大的修正。审美与艺术欣赏,并不在于追求一种纯而又纯的无概念和无功利,更不是新生儿那样的“天真的眼睛”;相反,它所做的,是通过拉开“心理距离”使概念和功利得到暂时的消除,在审美欣赏的那一瞬间不想到概念和功利。“无功利”是说审美欣赏中不夹杂任何功利的考虑,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概念、道德和功利,这些因素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知觉。“心理距离”的观点提供了一个可能,这就是将这些思考和体验放在一定距离中来看。不是幸福本身,而是我们对幸福的回味可以成为歌;不是痛本身,而是痛定思痛可以成为诗。拉开一定的距离来观看最切身的感受,可使它们成为审美欣赏的对象。

    ③当然,“心理距离”观点也存在一些缺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心理距离说”实际上仍是一种“审美态度说”。依据这种学说,讨论对象的美是无意义的,只要主体有了审美态度,就可以从对象中获得审美的感受。实际上,人不可能像打开电灯开关,或者扳动汽车离合器一样,依赖于一个简单的、有意识的操作就可以形成或改变对待对象的态度。面对大雾,不想耽误行程和危险可能降临,只是幻想进入了仙境,一般人没有这番修炼功夫,也不应把审美寄托在这种修炼功夫上。我们还是需要保持对审美对象的状况和环境状况等因素的考虑,否则就会将美学研究指向一个纯主观的对心理状况和心理调适能力的要求,这样的美学是有缺陷的。

    ④因此,与其谈论“审美距离”,不如说“审美视角”。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时,并不能一下子就能凭空拉开距离。对待大雾,能镇定自若并欣赏雾中美景,产生诗情画意,是由观看者的艺术修养以及他的全部教养决定的。我们常常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时所需要的,不是有意识地拉开与生活和实用的距离,而是一种对生活美的发现。艺术教会了我们发现美。过去,这种美的视角被理解成一种态度,认为摆出一种态度即可。其实,这与其说是态度,不如说是能力,是一种发现美的能力。

    ⑤这种发现美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来培养的。这是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在美学界,朱光潜常举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海边农夫当别人称赞他的门前海景美时,常会羞涩地转过身来指着屋后的菜园说:“门前虽然没有什么可看的,屋后这园菜却还不差。”有人以此批评朱光潜鄙视劳动人民,是剥削阶级意识。真的是对朱光潜先生莫大的误解。

    (摘编自高建平《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心理距离本来是个属于现实空间的概念,布洛把它总结、推广到心理学范畴,变成了自己学说的核心概念。 B . 审美过程中的所谓距离过远,就是过于关注作品的外在形式,从而导致忽略了真正具有价值的核心内容。 C . 《放下你的鞭子》设计了演员生动、真实的表演让观众参与到演出中,最大限度地将群众的抗日情绪推向高潮。 D . 海上航行遇到大雾,在心理上与可能出事故等切身担忧拉开距离去欣赏大雾的朦胧,是一种纯主观的有缺陷的审美观。
    2. (2) 下列关于文章论证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在谈到审美过程中距离过远与距离过近都会造成距离丧失时,分别举了评论家与田汉话剧的例子进行论证。 B . 材料一中,作者引用老子的话和康德的观点都主要是为了论证审美时主客体要保持一个“最合适的距离”。 C . 材料一与材料二虽然都提到了康德的审美无功利说,但其论证目的是不一样的。 D . 材料二将“心理距离说”的优缺点对照论述,批驳了对方的观点,提出了关于“审美视角”的论点。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语句不能支持“心理距离说”的一项是(   )
      A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 .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C . 身临其境者难有高致,以其有得失之念在,如弈棋然。 D . 对于时代的、合时宜的一切,全然保持疏远、冷淡、清醒。
    4. (4) 鲁迅说:“青年看《红楼梦》,常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谈谈你对鲁迅这一说法的理解。
    5. (5) 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海边农夫”这个例子的内涵和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