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成都月考)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

    随着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顺利交会对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入问天实验舱,中国空间站建造跨出关键一步。问天实验舱作为我国首个空间站科学实验舱在太空能开展哪些实验,备受关注。

    空间站能提供长期的微重力、辐射等特殊研究环境,方便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模块更换和维修维护。“空间科学是引领我们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探索人类如何在地外生存,或是研究生命起源等,必须在外太空来开展相关实验。”空间应用系统副总师王珂说。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师吕从民介绍,问天实验舱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试验等4个领域方向规划部署了10余个研究主题,已立项40余项科学项目。生命生态实验柜将开展拟南芥、果蝇、斑马鱼等动植物的空间生长实验,揭示微重力对生物个体生长、发育、代谢的影响。“空间科学和应用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基础的物理学和宇宙学规律,同时通过生物、医学、材料学等研究提升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为人类未来走向深空而做一些知识和技术上的储备。”

    (选自《问天实验舱将要展开哪些实验研究》)

    材料二:

    8月29日,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暨空间站高等植物培养实验阶段性进展发布会举办。问天实验舱设计师赵黎平解密,由问天实验舱带到中国空间站的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已经“满月”。目前,拟南芥幼苗已长出了多片叶子,高秆水稻幼苗已长至30厘米左右高,矮秆水稻也有5~6厘米高。但是相比于在地面,太空植物的生长速度还要慢一些。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郑慧琼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并获得水稻培养的关键环境参数,为进一步解析空间微重力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水稻进行空间粮食生产HONORS理论指导。同时,通过分析比较此两种模式植物在空间环境中开花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网络的变化,解析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植物开花的分子机理,为进一步创制适应空间环境的作物和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选自《中科院科学家解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植物全生命周期实验》)

    材料三:

     从20世纪50年代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如何利用植物保障人类在地外环境中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氧气和纯净水,成为空间生命科学最为关注的问题。近十多年来,随着重返月球、登陆火星、建立月球或火星基地成为人类空间探索的重要目标,建立以植物为基础的空间生物再生生命支持系统,成了新的研究热点。在过去60多年中,科学家们对于在空间种植和栽培植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各种空间飞行器中进行了20多种植物的培养实验。早期人们的空间植物培养实验主要目标是如何在空间环境中养活植物,使其能够萌发、生长、开花和产生种子,如今这些目标都一一实现了。

    (节选自《到太空“种”粮》)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样品拟南芥和水稻是此次空间实验的模式植物,主要研究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植物开花的分子机理,为太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B . 为了实现太空植物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这一目标,科学家们早期曾对空间植物培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C . 带到中国空间站的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已经“满月”,虽然生长速度较地面慢,但长势良好,充分说明太空培育植物并不困难。 D . 问天实验舱在4个领域方向部署了10余个研究主题,立项40余项科学项目,并且陆续开展微重力条件下高等植物培养的实验。
    3. (3) 结合三则材料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各自的报道侧重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