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里,一个名叫“公共事业管理”①的专业,从83所大学的名单上消失了,高校专业的撤销和新增,实际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实行备案或审批制度,每年集中进行一次。大学的专业设置确实要 , 结合时代发展,该新增的新增,该撤销的撤销,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
但是,一个专业因何而撤,因何而增,却应该被严肃对待。有高校教师在谈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撤销的原因时指出:“主要是这个专业大而全,空泛,主干课程核心竞争力不强……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特的专业技能,就业难。”②此番解释不难看出,一些专业的设置,主要不是从专业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目的来考量,就是因其好“糊弄” , 这才成了一些高校追求专业扩张的优选。这显然是一种 , 同样的,撤销某个专业,一些学校也可能更多是基于自己的小九九。比如,从就业率来考虑某个专业的去留,似乎成了一条“ ”。但其实,一个专业的就业率低,并不一定是说社会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了,也可能是专业培养能力不够,未能真正向社会输送出符合专业要求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对专业的撤销,显然也应该有更周全的“专业”③考虑。
公共事业管理成为一种“短命”④专业,本质上还是高校扩招背景下学科建设盲目跃进的一个缩影。从这个角度讲,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专业处境,也是一个有力的警醒:高校的专业设五,理应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