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西湖香市注(节选)
[明]张岱
此时春暖,桃柳明媚,鼓吹清和,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袁石公所谓“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波纹如绫,温风如酒”,已画出西湖三月。而此以香客杂来,光景又别。士女闲都,不胜其村妆野妇之乔画;芳兰芗泽,不胜其合香芫荽之熏蒸;丝竹管弦,不胜其摇鼓颌笙之聒帐;鼎彝光怪,不胜其泥人竹马之行情;宋元名画,不胜其湖景佛图之纸贵。如逃如逐,如奔如追,撩扑不开,牵挽不住,数百十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日簇拥于寺之前后左右者,凡四阅月方罢。恐大江以东,断无此二地矣。
崇祯庚辰三月,昭庆寺火。是岁及辛巳、壬午荐饥,民强半饿死。壬午道梗,山东香客断绝,无有至者,市遂废。辛巳夏,余在西湖,但见城中饿殍舁出,扛挽相属。时杭州刘太守梦谦,汴梁人,乡里抽丰者日以民膏馈送。有轻薄子改古诗诮之曰:“山不青山楼不楼,西湖歌舞一时休。暖风吹得死人臭,还把杭州送汴州。”可作西湖实录。
(选自《陶庵梦忆》,略有删改)
注:《西湖香市》共有四段,前两段分别写了“香市”命名的缘由和香市的盛况,写盛况时着重写香客聚焦地昭庆寺的繁华、热闹景象。选文为后两段内容。
①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②宋元名画,不胜其湖景佛图之纸贵。
小语:书的序言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这几句话我觉得有点开宗明义的味道。
小杭:是啊,所以他在书名中用了一个 “”字,其实已流露了他写作时的很多情感。
小语:总体感觉这本书是在表达张岱对昔日生活的伤悼之情。明亡后,他再也没有当初的生活条件与闲情,在雪夜(用一句话概括中心事件),当他遥想此事,想必也是黯然神伤的。
小杭:我看这种伤悼在《西湖香市》中其实也有较多流露。他在写了香市的盛况后,又转绘西湖之景。“桃柳明媚,鼓吹清和”以及接下去的三个排比句“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写出了的自然景象和的社会景象,而这一切,后来在他的生活中也不复留存了。
小语:还有西湖香市场景之盛、人数之多、时间之久,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他后来再也不曾相逢的盛世景象。
小杭:这些内容就自然与末段的惨景形成一种反衬,更是增添了许多沧桑之感。
小语:按一般写法,本文在“市遂废”一句后就可以结束了,但张岱在这之后又写了自己住西湖的所见与所闻。这似乎与香市没有关系,有画蛇添足之嫌。
小杭: 我倒觉得这正是他行文巧妙之处。香市废绝的原因表面看起来是因为,其实与当时的政治混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他在篇末看似不经意地点了当时杭州太守刘梦谦的名,将他那种的丑行略略点出并引诗为证,最后以“可作西湖实录”结束全篇,沧桑之慨、哀乐之情尽在平淡笔墨之间,这倒又与《湖心亭看雪》中的“相公痴”类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