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九下·安徽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写道∶"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施,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

    ——摘自郭晔旻《敢问路在何方?民初十年的彷徨》

    材料二∶陈独秀认为进步的城市力量应充当运动先锋……农民难以参加革命运动。李大钊则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重要一部分。"李的观点深刻影响了年轻助手毛泽东的思维。李牺牲后,毛泽东将其导师的理念付诸实践。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敌人认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民初十年"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的史实。
    2. (2) 材料二中陈独秀和李大钊在革命力量判断上有何分歧?结合所学,阐述毛泽东是如何"将其导师的理念付诸实践"的。
    3. (3) 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举例说明材料三的观点。为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恰当主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