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攻齐,取七十余城。燕将守聊城,齐田单围而攻之,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仲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今公行一朝之忿,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且楚攻齐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不若得济北之利,故定计而坚守之。齐与聊城共据期年之弊,即臣见公之不能得也。齐必决之于聊城,公无再计。彼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栗腹以百万之众,五折于外,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戮,公闻之乎?今公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能以见于天下矣。为公计,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必喜。士民见公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昔曹沫为鲁君将,三战三而丧地千里。使曹子之足不离陈,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故去三北之耻,退而与鲁君计也,曹子以为遭。齐桓公有天下,朝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劫桓公于坛位之上,颜色不变而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丧,一朝而反之,天下震动惊骇,威信吴、楚,传名后世。故其业与三王争流,名与天壤相毙也,公其图之!”燕将曰:“敬闻命矣!”因罢兵到椟而去。故解齐国之围,救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 B . 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 C . 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 D . 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以此指居帝王之位。文中指“顾全南方”。 B . 万乘,“乘”四马一车,本文指万辆兵车,形容国力雄厚。古时指天子。 C . 三战三北的“北”指败退,与《过秦论》中“追亡逐北”的“北”相同。 D . 文中的“颜色”指脸色,与《琵琶行》中“暮去朝来颜色故”的“颜色”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燕军攻下齐国聊城,燕将凭险据守,齐国名将田单多年都攻打不下,于是鲁仲连给燕将写了一封信,陈说死守聊城的不利之处,劝他速速解甲休兵。 B . 鲁仲连认为燕将如果为一时的激愤牺牲自己,失去了聊城,无法在齐国表现出自己的声威,这不是勇敢;功废名毁,后世不称颂,这不是聪明。 C . 齐国权衡利弊之后,认为失掉南阳的害处小,收回聊城的好处大,而且鲁仲连认为聊城已经疲惫,法抵御齐国的攻打,因此决计要收回聊城。 D . 鲁仲连劝燕将像曹沫那样,要能忍受一时的耻辱,才有机会赢得荣誉和美名。现在燕国大乱,君失策,正是建功立业,名扬天下的大好时机。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为公计,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必喜。

      ②故其业与三王争流,名与天壤相毙也,公其图之!

    5. (5) 鲁仲连是从哪些角度劝说燕将撤军的?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