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上·潮南期末) 现代文阅读Ⅱ

    十六岁的夏天 

    罗荣

    16岁那年我即将初中毕业,我报考了师范。我知道考上师范不仅可以早几年参加工作,每个月还有生活补贴。奶奶的药罐子和我们兄弟俩的学费,已把父母的脊背压成了两张弓。

    中考结束后,我找到了同村做织鞭工的小梅,想去织鞭。

    父亲知道了我要去织鞭,什么也没说,默默把家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链条上了油,调试前后闸,还特意安上了一个新铃铛。

    第二天,我骑着自行车跟着小梅到了鞭炮厂。小梅把我带到一个高个子女人面前,让我喊桂姨。她向桂姨说了我的情况,桂姨打量了我一下问:“想当织鞭工?”我点点头。

    小梅连忙说:“他可聪明了,如果不是家里困难,他能考到北京上大学。”桂姨笑了,让我留下来试工。

    织鞭女工们陆陆续续来了,她们盯着我嘻嘻哈哈笑,说我是万花丛中一点绿,我窘得脸通红。

    女工们都很关照我。年长的婶子手把手教我织鞭,一个穿红衣服的姐姐叫我明天戴一双薄手套来,不然用不了几天,手就会皲裂得像枯树皮。我很感激,把织鞭的要领牢牢记在心中,学着把颗颗散鞭串起来。桂姨过来看了我织的鞭说:“不错,鞭织得紧密,可以留下。”

    “真的?”我激动地问。

    半个月后,有人喊父亲到县城做工,早上去,晚上回来。这样我没有自行车骑了。小梅建议我:“你跟桂姨说说,看能不能把散鞭称到家里织。”

    我结结巴巴地把称散鞭到家织的想法说了,桂姨答应了我。

    掌灯的时候,父亲回来了。他看到蛇皮袋里的散鞭,叮嘱我说好好干,别给老罗家丢脸。父亲又吩咐母亲把那间空着的猪圈收拾出来给我放鞭,不许任何人带着火星靠近这间猪圈。

    第二天傍晚,我正在织鞭,前院的二强子来我家玩。二强子在院子里四处张望,我问他找什么。他问我:“你没有留点?”

    我不解:“留啥?”

    “鞭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当织鞭工,当然要扣下散鞭。”

    我摇头:“怎么能这样做呢,这不是坑桂姨嘛!”

    二强子也摇头:“就你实心眼儿,扣下散鞭就省下过年买鞭炮的钱了。”

    我们这里有个习俗,除夕夜的12点,家家户户要放“一万响”的鞭“出行”,意味着来年红红火火。为凑“一万响”的鞭钱,父母将裤腰带紧了又紧,奶奶也竭力忍住不咳嗽,弟弟只能看着糖果咽口水。

    二强子的话让我心动了。等他走后,我捧了一把散鞭装到一个黑色袋子里,外面套一个蛇皮袋子。过了一会儿,我又打开袋子,抓了几颗散线放回织鞭的篮子里,再把袋子藏到我的床空下面。

    再去交鞭,我的心怦怦直跳,紧张地看桂姨称秤。桂姨像往常一样,左右拨动秤砣。秤杆随着秤砣的移动一上一下,我的心也跟着一上一下,大气也不敢出。桂姨没有发现我的异常,一边和别人说话一边看秤,然后叫我把挂鞭搬到仓库里。我长长舒了一口气,搬鞭时手心都汗津津的。

    连续两次去交鞭,斤两都对得上,只是秤尾压得有点低,桂姨也没说什么。我彻底放心了,跟大家大声说笑,还和桂姨开玩笑:“您把秤看准喽。”

    一天,我睡得香甜,一巴掌狠狠地扇在我身上。我一骨碌爬起来想骂人,看到父亲黑着脸站在床边。父亲到城里做工后,每天早出晚归,我已很长时间没和他照面了。父亲把一个蛇皮袋子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袋子里的鞭炮散了一地,我的脑袋“嗡”地炸了。

    “出息了?会玩心眼了?”父亲的巴掌甩过来了。

    我扑通跪在父亲脚下泣不成声。“起来!”父亲厉声吼道。

    那天,父亲没去做工,押着我把扣下来的散鞭送到鞭炮厂。父亲打了自己一巴掌:“丢死个先人了,这张老脸没地儿放了。他姨,娃做错了事,你狠狠处罚他。”大家都看着我,小梅张开的嘴巴可以塞下一个大鸭蛋。我羞红了脸,恨不得在地上找个缝钻进去。

    桂姨把袋子里的散鞭称了重,对我说:“按规矩扣工钱吧。”

    父亲仍是一脸羞愧:“他姨,除了扣工钱,你还应该开除他,看他还做不做丢脸的事。”

    “他织的鞭质量过关,又是初犯,先不开除。”桂姨笑道,“以后再犯就开除。”

    “啪。”父亲又给我了一巴掌,“还不快谢你桂姨。小子,以后再想扣鞭,先弄个麻袋把我这张老脸装起来。”我的脸又红了。

    八月二十五日,我最后一次去交鞭。桂姨递给我一沓钱:“这是工钱,你数一下。”

    数完钱,我疑惑地看着桂姨。桂姨不仅没有扣钱,还多给了30元钱。桂姨见我傻傻地看着她,笑:“你把鞭都还回来了,就不扣钱了,那30元是你给我家孩子荷香买书的钱。”我的手像烫了一样,忙抽出50元给桂姨:“这怎么行,该扣的一定要扣。那书是旧的,不值钱的。”桂姨把钱塞给我:“你先拿着,算我对你考上师范的祝贺。”我连连摆手,说不行。桂姨佯装生气:“怎么,家有喜事,还不许随礼了?”我只好收下钱,向桂姨鞠了一躬。 又对荷香说:“明年暑假,我来织鞭时再给你带图画书,还教你拼音和算术。”明年荷香就要上一年级了。荷香兴奋地说:“真的?我们拉钩,一百年不许变!”

    告别桂姨和织鞭工,我挎上竹篮回家。西边的天空铺满了红霞,晚风徐徐地吹着。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撒腿在碧绿的田野上奔跑起来……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药罐子”、“学费”展现了“我”家庭负担的沉重,与下文写买“一万响”的艰难遥相呼应。 B . 文中多次写“我”脸红,写出“我”的拘谨、羞涩、委屈,也表现了“我”青春的质朴纯净。 C . “我”留散鞭,明知是坑害桂姨,还是做了,是由于家乡的习俗和家境的贫困,一念之差,犯了错。 D . 桂姨不仅没有扣“我”的钱,还分外多给了我30元钱,说是贺礼,其实是对“我”的帮助与关爱。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扑通跪在父亲脚下泣不成声”运用了细节描写,主要为了突出“我”“偷鞭”暴露的恐惧, 以及父亲平时教育孩子的粗暴。 B . 小说善于运用映衬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起初“我”的“正”与二强子的“歪”,父亲的“刚”与桂姨的“柔”,形象形成映衬鲜明突出。 C . 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大多比较简短,甚至只言片语,但是人物形象却生动鲜活,跃然纸上,主要是因为人物语言都极富个性化。 D . 小说以“我”家庭负担的沉重写起,以“我”在“田野上奔跑”收尾,由阴郁转向明朗,张弛有度,使小说富有变化,耐人寻味。
    3. (3)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
    4. (4) 小说结尾处划线的句子蕴含着“我”成长历程的丰富感受,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