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龙江期末) 现代文阅读 Ⅰ

    材料一: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 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 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 “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 。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 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 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中国人素来就有 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 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 观现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 年中国大约拥有 360 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 年该数字已 下降到 270 万。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 80 到 100 个村庄消 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 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 家风传承。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 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 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 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 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 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不幸的是,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更多关注合 村并居中“钱值” (经济价值) 和“颜值” (景观价值) 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 (文化价 值) 的保育。有的地方按照城市商业住宅的统一标准,给村民设计房子,楼越盖越高,可原来 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全都消失了。还有一些,生硬照搬外国风格改造农村的院子,结果使得乡 村建筑中出现“欧洲补丁”“美国碎片”等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景观。乡村 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不仅割裂了乡土原生文化传承,也污染了乡土文化精神。丢弃乡土 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 马路,于是土窑洞被水泥瓷砖取代,青石板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合村并居也成了一种现实 选择。只不过,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基于生活之上的习俗、文化、历史等也都会随之改变。 因此,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泛存在的 一个文化悖论。

    (摘编自《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材料二: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 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 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 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 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 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 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 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 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 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 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 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 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 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 生人的社会。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 B . 乡村景观城市化,建筑西洋化,一味地克隆复制,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C . 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 果。 D . 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因此环境、生活改变了,习俗、文化也随之 改变。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这是被动的合村并居和自然的城市化进程 的结果。 B . 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流失严重,就可以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 镇并居。 C . 中国大多数农民聚村而居,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 区。 D . 在中国乡村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在其他人眼中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 会。
    3. (3) 下列不可以视为“合村并居”积极有效举措的一项是 ( )
      A . 科学布局乡村新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城乡要素双向融合互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B . 对于那些因合并而消失的村子,可以帮其编写村史村志,有条件的可以建村史馆。 C . 对于农村无人居住的老旧危房,为了避免给村民带来危险,可以进行维修或拆除。 D .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农忙时节有时需要相互帮助,设置农场不能距离住宅太远。
    4. (4) 依照材料二的思路,填写下面图表中序号所指内容。

    5. (5) 近日某城市就“合村并居”如何开展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请结合材料给出几条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