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去的记忆——写在袁隆平先生逝世一周年
夏 树
①袁隆平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时常有人将金黄的稻穗摆在他的墓前,这是绵延无尽的追忆和思念。
②我一直记得第一次采访袁隆平的情景,那是2007年9月,在安徽芜湖。芜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袁老师对这里有特别的感情,他的母亲华静很年轻的时候,曾在芜湖老城区的一所学校教英语。或许与此有关,袁老师把他“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放在了这里。那天,袁老师一下中巴车,没有客套寒暄,順着田埂直接往稻田中间走。他已经77岁了,看到沉甸甸的稻稳,兴奋得像个孩子,走路的速度年轻人都跟不上。此后经过现场收割测产,单产724公斤,比上年增长230公斤,顺利实现了“种三产四”的目标。当时安徽正在举全省之力,开展粮食高产攻关的三大行动,“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无疑是雪中送炭。
③在安徽,在湖南,在海南,袁老师不断给人们送去增产增收的好消息:800公斤、900公斤……到了2021年5月,袁老师离开我们前夕,又传来了平均亩产1 004.83公斤的喜讯。
④去年8月,我接到农业农村部机关党委的来电,说部里要组织袁隆平先进事迹报告会,希望我能参加这项工作。在组织事迹报告会的日子里,我时常被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感动着。
⑤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告诉我们,袁老师91岁高龄还坚守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稻田旁,这在世界科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他完全可以坐在长沙的办公室里,听学生给他汇报科研数据,也可以让学生站在稻田里和他视频。
⑥年近花甲的赵炳然研究员,三十多年来一直跟随袁老师南繁育种。他说,袁老师有三个孩子,因为科研工作太忙了,一直顾不上。在第二个孩子出生的第三天,袁老师就急匆匆地回了海南,临行前他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亲了又亲,深情地对妻子说:“我要去找我科研上的孩子了,你就支持我吧,谅解我吧!”赵炳然说:“袁老师每天都要到田里去看看,摸一摸他心爱的稻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他从骑自行车下田、骑摩托车下田、自己开小轿车下田,一直到我们开车搀扶着他老人家下田。在他一生的科学实践中,始终要求自己亲自下田,掌握翔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他也要求我们所有科研人员必须下田,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电脑里长不出水稻。”
⑦杂交水稻中心的吴俊研究员说,袁老师73岁那一年,大家无论如何也不同意他再骑摩托车下田了,于是,他得到了一本由交管部门颁发的小汽车“特别驾照”,这个“特别”在于只能从院内开到试验田。有一次,记者采访袁老师,他得意地说:“我就是喜欢飙车。”我们在一旁就想笑,心想,您那算什么飙车啊!但袁老师就是这样,永远自信爆棚。
⑧吴俊也曾见过袁老师开会时发火。那是2018年,在讨论一个粮食高产项目指标时,有人提出种植经济效益好的优质稻,有人提出稻田养虾等混养模式,只要收入能折合1 200公斤稻谷就算达标。那年已经88岁的袁老师,一听这话就生气了,把本子往桌上一摔,非常严肃地说:“我不同意!到了缺粮的时候,钱管什么用?两个金元宝也换不来一个大馒头。”
⑨曾采访袁老师的几位记者也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他是一个快乐的人,是一个快乐工作的人。他喜欢打气排球,而且水平相当高,即使80岁以后,也不参加老年组,他觉得和年轻人打球オ有意思。记者问他身手为什么这样敏捷,他笑着说:“只有跑得快,烦恼才跟不上你!”
⑩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记者们含泪拍下了这样的画面:工作人员用轮椅推着袁老师进入会场,已行动不便的他仍记挂着第三代杂交水稻,希望推广的步伐快一些,再快一些。
弥留之际,守在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新品种的耐盐浓度达到0.9%,提前两年达标,袁老师听后,用尽生命最后的一丝力气点了点头,然后闭上了眼睛。站在病床前的家人和学生,轻轻地唱起了他一生最喜爱的歌曲《浏阳河》:“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
送别的那一天,长沙花店里的菊花售罄,明阳山殡仪馆外排起了长队,足有两公里,三十万人冒雨送先生最后一程。我想起诗人臧克家的那句诗:“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他一生守望稻田,把稻香送给全世界。他憧憬着禾下乘凉的美梦,希望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希望全人类都吃饱、吃好。他以他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家国情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当时安徽正在举全省之力,开展粮食高产攻关的三大行动,“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无疑是雪中送炭。
第⑥段:“电脑里长不出水稻。”
第⑧段:“我不同意!到了缺粮的时候,钱管什么用?两个金元宝也换不来一个大馒头。”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毎个人的事业オ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袁隆平)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陈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