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九上·榕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寒村暖烟

    张燕峰

    ①“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每到冬天,我总是反复咀嚼刘长卿的这句诗。天寒日暮,苍山白屋,这两个特定的时间和特殊的意象,加之“远、贫”这两个形容词简洁传神的动人修饰,那种苍茫、旷远、辽阔的意境呼之欲出,如一幅大写意一样,在我脑海中逶迤连绵,铺展开来。

    ②我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那时的冬天可真冷啊,天寒地冻,滴水成冰,风雪载途。到处都是枯草,落光叶子的树也收紧臂膀在风中瑟缩。寒风凛冽如刀,刚从这棵树的树梢疾速掠过,又顽强地挤进一户人家的门缝。寒冷像一张大网,把整个村庄从头到脚罩得严严实实;又像一把大锁,锁住了枝丫间欢跳麻雀的喉咙。繁盛丰腴了三个季节的村庄,像洗去铅华的美人,呈现出素朴简约的风格。

    ③给村庄带来生机的是孩子。无论天气多么寒冷,他们都要吸溜着鼻涕往外跑。跳绳呀、丢沙包呀、踢毽子呀,他们自有一套抵御严寒的游戏。直至黄昏来临,炊烟袅袅,孩子们才意犹未尽地回家。炊烟传来母亲温柔的呼唤,那一声声略带嗔怪的呼唤,像一条看不见的绳,牵着那四处撒欢的羔羊向家的方向迈开双脚。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炊烟是乡村最温情最诗意的物象。那时候,人们烧火煮饭用的是麦秸和柴草,白色的炊烟从家家户户低矮粗实的烟囱里冒出来,就像一个个冲破囚禁的精灵,在辽阔无垠的天空里任性游荡,无拘无束,给村庄增添了无限的暖意。那炊烟像村庄酣畅呼吸的气息,在村庄上空缭绕、氤氲,将村庄暖暖地包裹。天空是炊烟的母亲吧,不然,何以放任它如此逍遥,自由自在?风吹云动。炊烟也被风无情地拉扯,拉成条状,扯成絮状,而后隐透无形,难觅踪迹。然而,这又有什么要紧的呢?因为家家户户都在生火煮饭,炊烟也此起彼伏,像一群顽皮的羊在广袤的天空里闲庭信步,身姿是那样轻盈、飘逸,引人无穷无尽地遐想。

    ⑤孩子们喜欢看炊烟的了。炊烟不仅好看,还很好闻,里面夹杂着草木的清香。他们常常仰着头看天空那变幻莫测的云,看千变万化的炊烟,还不忘翕动鼻子嗅那草木清香。他们痴痴地望,出神地想,直到脖子僵直,又酸又困。

    ⑥蓝天,白云,村庄、炊烟,远山、近树,组成一幅意境悠远的画面。这幅水墨画该是出自世界一流的丹青妙手的笔下吧,不然何以如此宏阔而细腻,宁静又温柔?这幅画不仅小村庄的人喜欢,百看不厌,就是那些远离村庄的人也喜欢,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脑海里,像烙印一样,无论时光的流水多么湍急冰凉,也无法剥蚀,无法使它滤漫。

    ⑦村庄虽小,但天遥地阔;日子虽穷,但不乏温情和爱;天气虽寒,但有暖暖的给人以无限希冀的炊烟。是呀,只要炊烟升起,就有亲情和牵挂,就有慰藉和憧憬,人心就不会荒芜,日子就有了奔头。

    ⑧而今,我像浮萍,被岁月浩荡的长风带到了远离村庄、远离家乡的城市。在寒冷的季节里,回眸凝望,最难忘的还是那被严寒封锁的小小村庄,还有村庄上空随风飘动的缕缕炊烟。闭了眼,炊烟又缓缓升起,风中隐约有慈母温柔的呼唤。

    (选自《春城晚报》2021年1月12日,有删改)

    1. (1) 第⑧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寒风凛冽如刀,刚从这棵树的树梢疾速掠过,又顽强地挤进一户人家的门缝。

    3. (3) 下列诗句填入第④段横线处,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C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D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4. (4) 某报纸副刊设有“岁月沉香”“人物博览”“故乡映像”“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