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九上·贵阳期末) 现代文阅读

    自信第一课

    毕淑敏

    多年前,我去军医学校上学。

    入学后,从基础课学起。记得有一次,考临床病例的诊断和分析,要学员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那是一个并不复杂的病案,大致的病情是由病毒引起重度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发烧流涕咳嗽、血象低,还伴有一些阳性体证。我提出方案的时候,除了采用常规的治疗外,还加用了抗菌素。

    讲评的时候,执教的老先生说:“凡是在治疗方案里使用了抗菌素的同学都要扣分。因为这是一个病毒感染的病例,抗菌素是无效的。如果使用了,一是浪费,二是造成抗药,三是无指征滥用,四是表明医生对自己的诊断不自信,一味追求保险系数。”老先生发了一通火,走了。

    全班寂静无声。

    后来,我找到负责教务的老师,讲了课上的情况,对他说:“我就是在方案中用了抗菌素的学员。我认为那位老先生的讲评有不完全的地方。我觉得冤枉。”

    教务老师说:“讲评的老先生是这里最著名的医院的内科主任,他的医术在整个地区是首屈一指的。把这老先生请来给你们讲课,校方已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他是权威,讲得很有道理。你有什么不服的呢?”

    我说:“我知道老先生很棒。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他提出的这个病例并没有说出就诊所在的地理位置。比如要是在我的部队,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病员出现高烧等一系列症状,明知是病毒感染,一般的抗菌素无效,我也要大剂量使用。因为高原气候恶劣,病员的抵抗力大幅度下降,很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如果到了临床上出现明确的感染征象时才开始使用抗菌素的话,那就晚了,来不及了。病员的生命已受到严重威胁。”

    教务老师沉默不语。最后,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先生,但是,你的分数不能改。”

    我说:“分数并不重要。您听我讲完了看法,我已知足了。”

    待下一节上课时,老先生目光如锥,直视大家说:“听说有人对我的讲评有意见,好像是一个叫毕淑敏的同学。这位同学,你能不能站起来,让我这个当老师的也认识你一下?”

    我只有站起来。

    老先生目光如锥,很注意地看了我一眼,说:“好。毕淑敏,我认识你了,你可以坐下了。”说实话,那几秒钟,真把我吓坏了。....•

    全班寂静无声。

    过了一会儿,老先生说:“毕淑敏,谢谢你。你是好学生,你讲得很好。你的话里有一部分不是从我这儿学到的,因为我还没有来得及教给你那么多。是的,作为一个好的医生,一定不能全搬书本,一定不能教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在这一点上,你们要记住,无论多么好的老师,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规则都教给你们。我没有去过毕叔敏所在的那个海拔5000米的高原,但是我知道缺氧对人的影响。在那种情况下,她主张使用抗菌素是完全正确的。我要把她的分数改过来。”

    老先生紧接着说:“但在全班,我只改毕淑敏一个人的分数。你们有人和她写的一样,还是要被扣分。因为你们没有说出她那番道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你现在再找我说也不管事了,即使你是冤枉的也不能改。因为就算你原来想到了,但对上级医生的错误没敢指出来。对年轻的医生来说,忠诚于病情和病人,比忠实于导师要重要得多。必要的时候,你宁可得罪你的上司,也万万不能得罪你的病人。”

    全班寂静无声。

    老先生的一席话掷地有声。事过这么多年,我仍旧能够清晰地记得老先生如锥的目光和舒缓但铿锵有力的语调。平心而论,他出的那道题目是要求给出在常规情形下的治疗方案,而我竟从某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出发,并苛求于他。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不全面的异议,老先生表现出了虚怀若谷的气量和真正医生应有的磊落品格。

    【注释】①选自《大河文摘报》,有删改。

    1. (1) 根据文章内容,填入文中省略号处最恰当的句子是(    )
      A . 说出的话就像注射到肌肉里的药水一样,是没办法抠出来的。 B . 说出的话就像被风吹散一地的鸡毛一样;是没办法捡回来的。 C . 说出的话就像融化在大海里的白糖一样,是没办法挑出来的。 D . 说出的话就像被浇到地里的一桶水一样,是没办法吸回来的。
    2. (2) 全班寂静无声”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其中第一处和第三处,那些答案和毕淑敏写的一样的学员,会是什么心理感受?根据全文情节的发展脉络,推测他们的心理活动,把下面图形中的两处空白内容补充完整。(    )

      惊讶、佩服毕淑敏胆子真大,真为她捏一把汗

    3. (3) 有人认为,老先生一开始“发了一通火”是有意假装的,就是为了考验学员们有没有自信、能不能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问题、敢不敢挑战权威。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请根据全文具体内容和表达意图阐述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