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春雨
刘帆
①老游在乌蒙山区扶贫。
②乌蒙山位于滇东高原北部和贵州高原西北部,这里的山连着山,一眼望不到头。
③老游说山区孩子们缺书,缺好书,他说第一件事要文化扶贫。收到他的想法和请求后,我决定去那里看看。单位的小谢和小莫,跟着我,我们几个人带着一大批书、写字本和文具,前往老游所在的扶贫点。
④老游的扶贫点在乌蒙山区一个叫乌峰山的地方,此处有一个叫“柳林春雨”的景胜之地。满天的乌云,细密的雨丝,穹宇之下,雨滴声滋润心灵。这些优美的描述是一群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的。
⑤我们到达之后,老游安排了一场赠书仪式和一堂课。赠书仪式后,老游跟学校联系请我讲一堂课。面对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多年没上讲台的我,那天居然滔滔不绝,讲得十分出色,孩子们听得也很兴奋。
⑥那天,老游还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红军在扎西会议后不久,有一支长征小分队经过“柳林春雨”,一个不愿意说出自己真实姓名的女子给红军带路。红军走后,女子被恶人告发,当地的头人勾结民团抓她,女子只好连夜出逃,跑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跟一个只知道种玉米疙瘩的老实男人成亲,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女子给孩子取名叫“望红”。岁月如风,很快望红长大,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女儿长大后嫁到邻村,但隔一座山和一条河。望红跟女儿虽然隔山隔河,但行政上却同属于一个自然村,这个村就是老游蹲点所在的扶贫村。望红给女儿讲过奶奶的故事,望红的女儿生了一对儿女,她又给儿女们讲红军和祖外婆的故事。
⑦扶贫工作组进驻这个村,村民们非常欢迎。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包括望红在内,他们都没有读什么书。老游走访中听说“望红”的故事,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多帮助他们。老游东奔西走,联系单位,因此就有了我们的乌蒙山之行。老游特意带着我们将书、课本和文具送给望红女儿的两个孩子,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脸上阳光灿烂。
⑧我们在乌蒙山里穿行攀爬几十里山路,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很值。
⑨当我们告别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回来后老游给我打过几次电话,他说你们走后,几个散落的村不再是一个个孤岛,已经联合起来了,这个联合村取名叫望红村。
⑩眨眼过去一年多。这天老游又寄来了包裹。我打开封口,剪掉外包装,挺沉的一袋东西。说老实话,我是有点儿好奇,难道寄的是土特产?上次带回来的玉米棒子、甜高粱、马铃薯,大家都说好吃。我说,那里空气好,没有污染,绝对的健康食品。
⑪想到这儿,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幻影,看见老游穿过一片玉米地,慢慢地,影儿不见了,阳光下,一棵挺拔的玉米秆在眼里晃动。老游就那样站在地里,朝我微笑。
⑫我一边想一边打开包裹。包裹里面有包裹,包得很严实,我小心翼翼一层层剪开,竟然没猜准。老游寄的不是土特产,而是一堆作业本。在作业本上面他写了一段话,他说记得我是语文老师出身,水平高,帮孩子们改改作业吧,看看孩子们进步没有?
⑬我的鼻子猛地一酸。
⑭老游说,你给孩子们上课,还带给孩子们书、笔、写字本,孩子们想着你,念着你,每个孩子不约而同地做了这些作业,是在向你汇报呢。
⑮我翻开一个本子,第一页就说:刘老师,您好……
⑯多好的孩子啊!很多年没有人这样亲切地称呼我了。都说距离远了人容易生分,但我怎么不觉得呢?“柳林春雨”那个地方,总是时不时让我想起。
⑰我提笔给老游写回信,我说我忘不了“柳林春雨”那位好妈妈,忘不了望红村,我希望我们和望红村结成对子,世世代代走动下去。而他们后人的作业,我要永远地看下去。
(选于《北方文学》2022年第4期 有删改)
“我”前往老游的扶贫点,准备文化扶贫——“我”在老游的安排下,讲了一堂课——A.——B.——C.——“我”收到老游寄来的学生作业,给老游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