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1)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七篇,261章。
B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讲的是君王行仁政、得民心,获得“人和”的有利条件,凭借这样的条件去征讨那些不行仁政、失却民心的统治者,自然可以无往不胜,无敌于天下。
C . 《富贵不能淫》记述了孟子与景春关于“何谓大丈夫”这一问题的探讨,孟子借对景春的反驳,提出了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激励人们坚持正道、不畏强暴,做真正的“大丈夫”。
D .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
(2)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 .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D . 行拂乱其所为 拂:同“弻”,辅佐。
-
-
(3)
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句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 .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C . 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 . 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
-
(4)
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自然段主要采用例证法论证了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B . 文章第二自然段主要从正面论证了经受艰苦磨练的必要性。
C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结论对于个人成才与国家大治都适用。
D . 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和“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表达的意思相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