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综合题
  • 1. (2023八上·长春期末) 一个民族的文字发展,往往是民族兴衰的见证。中国汉字承载着五千年灿烂文化,标志着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因此,我校举行“书写规范汉字”的推广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字属于全体中国人,写方块字、说中国话不仅仅是孩子们要做的功课,也是大人们必备的素养。但略显遗憾的是,无论是“央视版”还是各“地方版”的汉字听写大赛,参赛者大多限于学生。事实上,在网络时代,普及“全民拼写汉字”的理念或许更具有现实针对性。

    材料二: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象形文字,中文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记事、交流,其背后更蕴含着一种“东方美学”。无论是顶天立地的“人”,还是“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的“一”,都凝聚着华夏先人的智慧。身处人流、物流、信息流往来空前的全球化时代,应该说,中文已成为联结海内外炎黄子孙最为重要的文化纽带之一,有汉字处有华人,有中文的场所必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荣光。

    材料三:汉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直接体现,在中国古代,读书识字与知书达礼是相互联系,融为一体的,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无论我们如何宣传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历史的悠久,我们都不能忽视与否认的是,在中国文化里,没有任何其他事物比汉字更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汉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唯一最有效载体。

    1. (1) 材料一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A . 普及“全民拼写汉字”理念的意义 B . 大人们比孩子更需要加强汉字素养 C . 网络时代影响了人们对汉字的掌握程度 D . 汉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2. (2) 综合三则材料,概括“汉字”的主要特征,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中国文化的直接体现 B . 是联结海内外炎黄子孙最为重要的文化纽带之一 C . 汉字有现实性 D . 汉字是象形文字
    3. (3) 汉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唯一最有效载体,应当积极传承发扬。请就如何传承发扬拟写合理的建议,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每个中国人都应加强对汉字音义形的把握 B . 应为自己创造机会一笔一划地书写汉字。 C . 规范汉字的书写 D . 多用网络用语代替汉字
    4. (4) 小明参加汉字书写大赛,以下哪个词他写错了(    )
      A . 屏吸敛声 B . 桅杆 C . 镌刻 D . 殚精竭虑
    5. (5) 小明参加汉字书写大赛中有这样一道题,以下哪组对应是错误的(    )
      A . 不露锋芒——和光同尘 B . 岁月静好——海晏河清 C . 准备充分——博观约取 D . 珍惜时光——风光霁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