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2六上·河东期末) 阅读。

    去年春天,我去一个贫困山区采访。

    那天,我走进一家昏暗的屋子里,看到了眼前的一切:破铜烂铁和废纸张、残器具随处可见,一个小女孩低头忙着将各种各样的废品分门别类地码整齐,墙壁上贴满了奖状。那些奖状引起了我的注意:每一张奖状上,无一例外都写着两个名字:程思爱、程思晴,似乎每次表彰都是两个人同时获得。但仔细一看,就发现并非如此。每张奖状,最初只有一个名字,另一个名字的字迹歪歪斜斜,分明是后来添上去的。

    小女孩发现我在打量奖状,主动说话了:“我叫程思睛,姐姐叫程思爱。”

    我问:“你姐姐呢?”

    思晴:“我姐姐去学校读书了。”

    我找了个小板凳,坐下,问:“你干吗不去上学?”思晴的脸瞬间红了,她低下头,将脑袋埋进两膝间:“我明天才去上学,今天该姐姐上学。”

    我惊奇地问:“你们姐妹俩轮流去读书?”“嗯。”思睛的声音比蚊子哼得还低。

    我很吃惊,一边帮思晴整理废品,一边和她攀谈起来。

    我很快知道,她家的生活很艰难:毫无收入的妈妈只能靠捡破烂维持全家人的日常生活,再供两个孩子读书就很困难了。这样一来,思爱和思晴这对 10岁的双胞胎姐妹,只能轮流去学校读同一班级,真是一条奇特的“妙计”。

    这对可怜的姐妹,每天只能有一个去学校读书,另一个要么随妈妈去拾荒捡破烂,要么待在家里清理废品并进行分类。到了晚上,去学校读书的那个就当“老师”,把当天学来的知识全部“教”给另一个。

    至于考试,赶上哪个去学校,哪个就当考生……思晴越说兴致越高,她指着满墙的奖状骄傲地说:“叔叔,你看,我和姐姐老考第一,又都是班干部,学习委员轮着当,同学们常把我俩当小老师,有不懂的就问我们……”

    我望着思晴那张沾着黑色泥渍却无比明媚的小脸,心里说不上是欣慰还是沉重。

    1. (1) 根据短文内容给文章起一个合适的题目:
    2. (2) 从哪里能够看出她们家生活艰难?
    3. (3) 文中的“奇特的妙计”具体指什么?
    4. (4) “思晴的脸瞬间红了,她低下头,将脑袋埋进两膝间”,此时思睛可能在想什么?
    5. (5) 读了这篇文章,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