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上·遵义期末)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语言景观记载着城市的发展变化。从城市出现开始,语言景观就一直如影随形,见证并助推人类城市文明的发展。语言景观的华丽变迁是城市现代化的外在表征,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管理者的治理能力。繁体字向简体字的发展演变,是适应新中国改革发展、践行国家有关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必然结果。语言景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与文化的外化表达,展示出社会结构和社会认同,整合在城市的物理和人文环境、文化教育和经济社会活动中。

    语言景观具有现实性。面对不同的使用场域和使用者,语言景观发挥的作用不同,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复合性特征。城市语言景观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指示地点,传递信息;二是象征符号,展示身份。路标标识精准定位,而多语标识除了为不同语言群体提供信息和引导外,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体的差异和身份的不同。

    语言景观是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本地与外地的结合,以多样的形式、多彩的形态,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风貌。"历史是城市的根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而城市特色只有蕴积于文化之中才更有生命力。语言景观是城市文化建构的积极要素,也是城市“软实力”的一部分。语言景观是城市文化生态的有机构成,赋予城市独特的风格。语言景观是自然性与人文性、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是每座城市的亮丽风景线。

    作为城市治理的实践活动,语言景观可以被视为人类城市治理痕迹的集合体,就像晴雨表,可以用来绘制和诠释城市治理及语言和社会的短长期变化。语言标牌是否需要统一、文字类型如何选择、字体大小如何确定、语言景观与周围环境如何和谐融合等,诸如此类的语言景观规划和治理,一直是城市规划和治理不可或缺的部分。语言景观的样态和多寡无不考验着城市的规划理念和治理能力。对语言景观的规划要符合所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宜太过翘前,更不能保守落后。对语言景观的治理要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综合考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应素及相关需求,系统推进,尽量避免"一刀切"。协调好普通话与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外话的负系,处理好文字景观和声音景观(如公交到站播报等)的关系,处理好统一和多样的关系(如:有些城市统一了招牌文字)。科学合理的语言景观规划和治理对维护国家稳定与民族团结、推动器济和社会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丰富语言生活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语言果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在经验活动、治理实践、研究领域等不同层面,都可以发挥它的独特作用。

    (摘编自高莉、戴曼纯《语言景观与城市的互动》)

    材料二: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语言景观作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语言景观与乡村振兴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乡村面貌的改善与文明的进步,自然会促进语言景观的内容呈现与之相适应、相和谐;语言景观的宣传与引导,也会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与进步。

    就服务乡村振兴而言,语言景观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标识导引功能。乡村的地名路牌、特色名物和乡土习俗等风貌的介绍与展示,都亟须科学、完善的语言景观体系来实现信息的呈现和传递;乡村的资源介绍、旅游开发与人员流动也离不开语言景观的信息导引服务。这不仅体现了语言景观传递信息和社会交际的功能,也体现了其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导引功能。二是宣传教育功能。乡村的移风易俗与环境改善,需要健康、文明和规范的语言景观来引领和教育。一些耳熟能详的标语,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等,通俗易懂,押韵自然,富有感染力,就具有很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三是文化引领功能。语言景观是一种语言文化要素,是人们接触乡村的第一个文化感观,是乡村文明与进步的文化呈现。语言景观还可以通过视觉信息反映乡风文明的建设成效,展现乡村文化形象与底蕴。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中的传统建筑群、纪念物和文化遗址等,大多通过独具特色的语言景观来呈现与外化,展示其历史、文化和价值。比如,被誉为“万里茶路”起点的福建省武夷山市下梅村,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村,以及名副其实的"石头民俗村"河北省井陉县于家村等。

    语言景观助力乡村振兴,不仅是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乡村振兴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更是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语言景观要坚持以系统标识、全面塑造和谐融通的乡村语言生态为基本任务,以延续农耕文化血脉和发展特色产业为主要抓手,以弘扬乡土风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目标,精准服务乡村教育振兴、产业振兴、体制创新和文化创新。如何绘就亮丽的乡村语言景观,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基层干部的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也需要语言工作者的融入推进与主动担当,使语言景观全过程、全方位融入乡村振兴建设中。

    (摘编自王进安、何海菊《绘就亮丽的乡村语言景观》)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语言景观记载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由语言景观的变迁体现出来的。 B . 在城市的物理和人文环境、文化教育和经济社会活动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语言景观的存在。 C . 语言景观是城市文化建构的积极要素,是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城市"软实力"的一部分。 D . 城市的规划理念和治理能力决定着语言景观的样态,对语言景观的规划要勇于创新,大踏步超前。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语言景观规划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与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丰富语言生活。 B . 乡村语言景观具有宣传教育功能,比如一些乡村标语通俗易懂,押韵自然,富有感染力,具有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C . 乡村语言景观的重要目标是弘扬乡土风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塑造和谐融通的乡村语言生态。 D . 乡村语言景观延续农耕文化血脉和发展特色产业,精准服务乡村教育振兴、产业振兴、体制创新和文化创新。
    3. (3) 下列选项,不属于语言景观的一项是(   )
      A . 商店标牌。 B . 泰山石刻。 C . 公交到站播报。 D . 元杂剧《赵氏孤儿》。
    4. (4) 请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 (5) 在城乡发展中如何让语言景观亮丽起来?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