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上·上海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赤壁赋

    苏轼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苏子愀然 ,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得,托遗响于悲风。”

    ④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⑤客喜而笑,洗盏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 (1) “壬戌”用的是古代干支纪年法,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请利用干支纪年法推算宋神宗元丰七年为年。
    2. (2)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举酒客(属,劝请) B . 苏子愀然(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C . 知不可乎得(骤,一下子) D . 洗盏酌(更,连续)
    3. (3) 下列选项对文本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全文以风、水、月为描写主景,由景生情,由情入理,融画意、诗情、哲理于一体。 B . 全文以“乐-悲-乐”为情感线索,首段写乐,第二段由乐转悲,末段又转悲为乐。 C . 本文语言明快自然,不事雕琢,句式上以整句为主,兼用散句和韵语,亦文亦赋。 D . 文中哲理出自《庄子》,但不止于对追名逐利的人生价值的消解,还有价值的重构。
    4. (4) “主客问答,抑客伸主”是赋的传统表现手法,作者借此形式,实际上是与自己进行思想上的对话,请结合本文内容,分析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