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宁波期末) 文言文阅读

    (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域,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二)

    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高祖说而叹曰:“吾乃今日知为天子之贵也!”以通为奉常,遂定仪法,未尽备而通终。

    至文帝时,贾谊以为:“汉承秦之败俗,废礼义,捐廉耻,今其甚者杀父兄,盗者取庙器,而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为故,至于风俗流溢,恬而不怪,以为是适然耳。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人之所设,不为不立,不修则坏。汉兴至今二十余年,宜定制度,兴礼乐,然后诸侯轨道,百姓素朴,狱讼衰息。”乃草具其仪,天子说焉。而大臣绛、灌之属害之,故其议遂寝。

    至武帝即位,进用英隽,议立明堂,制礼服,以兴太平。会窦太后好黄老言,不说儒术,其事又废。后董伸舒对策宫:“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大者,在于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天使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 , 阴入伏藏于下而时出佐阳。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务德教而省刑罚。刑罚不可任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今废先王之德教,独用执法之吏治民,而欲德化被四海,故难成也。是故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以明,习俗以成,天下尝无一人之狱矣。至周末世,大为无道,以失天下。秦继其后,又益甚之。自古以来,未尝以乱济乱,大败天下如秦者也。习俗薄恶,民人抵冒。今汉继秦之后,虽欲治之,无可奈何。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一岁之狱以万千数,如以汤止沸,沸俞甚而无益。辟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能胜残去杀者,失之当更化而不能更化也。”

    (节选自《汉书·志·礼乐志》)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 B . 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 C . 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 D . 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黔首,战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谓。黔,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 B . 期会,指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文中指政令。 C . 岁功,一年四季的时序变化。“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是说阳气主导一年的时序变化。 D . 庠序,古代的学校,特指乡学。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朝建立后,开始治理乱世,使之恢复正常安定,命叔孙通制定礼仪,用来端正君臣的地位。但没有完全齐备叔孙通就去世了。 B . 董仲舒认为汉废弃先王的仁德教化,靠执掌法令的官吏来治理百姓,要想用德行来使四海的人都受到感化,是很难成功的。 C . 汉文帝时,贾谊提出要改变汉朝的风俗,应该制定制度,提倡礼乐,得到了天子的支持。但到了汉武帝时,因为大臣阻挠,这些制度没有继续推行下去。 D . 董仲舒用“阴阳之说”来解释仁德和刑法的功用:阳是仁德,阴是刑法。阳常处在盛夏,用来养育万物,阴常处在隆冬,聚积在空虚不用的地方,可见上天主张德行而不主张刑法。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②辟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5. (5) 秦汉统一天下后治国策略有何不同?汉为贯彻治国方略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结合以上两个语段加以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